“嗨,好么,您了說話別大喘氣啊。介誰受的了。還要鼎上的銘文,嘛玩意?鼎上的銘文?”
我說完,才猛然回過味來。
他劉天明要的不是那青銅大盂鼎,而是鼎里邊的銘文。
這更加令我們驚訝了。
原來繞了這些圈子,他李天明是沖著青銅鼎里的銘文來的。
當(dāng)時,國家出圖了不少鼎器。
幾乎每個鼎上都會刻有銘文。
這些銘文很多記錄了當(dāng)時的一些事件。
有歌頌的君王政績的,也有介紹某人一生功績的。
所以鼎不僅是當(dāng)時國家和權(quán)利的象征,更是現(xiàn)代人研究古時歷史的重要器物。
鼎本身是當(dāng)時青銅器高超鑄造技術(shù)的象征。上邊的銘文更是具有研究價值。
可以說,鼎有了銘文才有其價值,銘文記錄的事件,正因為鼎才能讓后人知曉。
有詩道:欲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問鼎于河洛。
所以鼎很重要,那上邊的銘文也很重要。
這也是為什么,師父見到那青銅大鼎時,讓我和周老二把上邊銘文拓下來的原因。
不過,那銘文也只是在鼎上很重要。拓到紙上,也只有歷史和書法價值。
說多值錢也沒有多么值錢。
可沒想到,現(xiàn)在劉天明想要那青銅大鼎上的銘文。
他要那銘文干什么。
像現(xiàn)在,隨便上網(wǎng)一查也都都能查的到。
打印下來也不值錢。
如果他只要銘文和馮坤,這條件也不是不能談。
師父看了看周老大和萬人迷。
然后眼神回過來,再次看向劉天明。
“劉先生是想要那鼎上的銘文?”師父笑笑說道,“不滿劉先生說,我們這些人,從不在乎什么銘文,我們都是為了洞子里的明器。何必去拓那鼎上的銘文,這不是費(fèi)力不討好嗎?!?
師父是想套套他的話。
一來告訴他,我們沒有銘文的拓片。
二來,就是想聽聽他要那銘文干什么。
劉天明也笑著說:“胡把頭,你這話可真是有點(diǎn)看不起你自己了吧,當(dāng)然,我知道倒斗就是為了錢,可是我更知道你們這些專業(yè)人士更喜歡一些未知的東西,可以說你們這些人不比那些專門搞考古的專家差,你們行里也有不少金盆洗手后給公家干活的吧。胡老弟?!?
這時劉天明直接起身,他主動給師父倒上了一杯茶,還很親切的叫了師父一聲老弟。
他接著說:“不用再玩那些心眼子啦。那些銘文對你們一點(diǎn)用處都沒有,還不如做個順?biāo)饲?,交給我。你也不用猜我用銘文干什么,老夫我就是單純的喜歡咱們中國的文化。想研究研究先秦時期的文化。你們五個人換一個人一段拓文,這生意,你很劃算啦。”
他突然變的熱情,不免讓我們感到詫異。
那銘文絕對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