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shù)熟悉的面孔,將會一個個死在他的面前!
這是武植絕對無法接受的!
也正是如此,一直以來武植沒有“沽名釣譽學霸王”。
在萬事都不具備的前提之下,就傻兮兮稱王稱霸的主要原因。
以前看小說的時候,總是見到不少人得勢之后,手里有些兵力就急吼吼地要稱王稱霸。
然后帶領自己一幫手下征戰(zhàn)天下。
這種事情是個男人都想干,可真有這么簡單嗎?
大宋朝的老百姓,在經(jīng)歷了一百多年的安穩(wěn)之后,哪怕趙氏皇族再垃圾,他們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接受新興起來的家族和勢力。
這是人的固化思維,無法短時間內改變。
不然,就會被扣上亂臣賊子的罪名!
農(nóng)民起義任何人都可以,但想要當皇帝,呵呵,真當是買菜啊???
而且,任何人想要把自己的旗子插在這片土地上,那就必須要有一個完美的借口和理由!
這個借口,武植已經(jīng)在編織了。
給武植借口的人,就是他的徒弟,趙栩!
武植本就不是什么君子,更非圣母婊。他一開始看中趙栩,本著的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原則。
趙佶是個孬貨,他的所有兒子基本都不會是什么好東西。
更何況,至高無上的權力,本就是腐蝕一個人的最佳工具!
一直以來,武植步步為營,每一步棋都走的很慎重,沒有冒冒然地去做。
因為他很清楚,一旦下錯一步棋,極有可能滿盤皆輸!
在很多人眼里,武植就是個莽夫,率性而為。想干什么都不動腦子,完全憑借自己的心情。
其實,武植的心思比任何人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