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讓名士們洗澡換衣是不可能的,便只能用藥了。
結(jié)果市面上并沒有殺虱的藥,只有太傅府有。
太傅府的下人們直接在后門支了個賣藥水的攤子,愣是又讓太傅府狠狠賺了一筆。
等到殺虱的浪潮過去后,出兵在外的桓大司馬凱旋而歸了,朝廷給桓琳辦了個慶功宴。
慶功宴上,眾人對桓琳一番歌功頌德后,便有人開始告起顧陌的狀。
桓琳受了顧陌那么多好處,也是靠著的雪中送炭,這次北伐才能堅持這么久時間,他現(xiàn)在哪能罰顧陌,于是便笑哈哈說顧陌年紀尚輕,難免輕狂了些。
桓琳的立場一出來,頓時沒人再去自討沒趣,只都用目光恨恨的盯顧陌。
顧陌便對他們笑。
他們便覺得顧陌是小人得志,有個大臣便出為難。
“顧太傅,不知道顧川、顧修是你什么人?”
顧修是原身的祖父,顧川是原身的父親,都是去世好多年的人了。
而如今這人卻直呼別人已故父祖的名諱,既是侮辱也是挑釁。
如今桓琳也在這里,顧陌要是就這么被人給難住了,下不了臺。
她要是生氣,與人爭辯上來,難免也失了風度,讓桓琳覺得她難當大任。
顧陌便淡淡的看了那人一眼,說道:“就如你跟楊感、楊曄一樣?!?
楊感、楊曄,也正是對方父祖的名字。
那人頓時無以對,表情訕訕的。
眾人原本以為,桓琳回朝了,顧陌應(yīng)當會收斂點。
然而很快他們就發(fā)現(xiàn),桓琳回來了,才是顧陌開始放大招的時候。
因為三天后,顧陌就在朝堂上上了一道折子。
也是這時候,朝臣才知道那個兇名在外的顧子機,文采竟也是十分的好。
她這道折子,先對如今盛行的清談之風進行360度無死角的夸贊,夸清談有助于社會文化氛圍的培養(yǎng)、夸清談能提升讀書人的反應(yīng)能力、修養(yǎng)和學(xué)識……
而清談的讀書人們,無一不是瀟灑不羈,充滿了風度與風骨。
反正清談和清談的名士們,就沒有哪里不好的。
她還開始舉例。
比如某參軍,一心忙于清談嗑藥,任誕放達,上司問他隸屬于哪個部門,他說貌似是馬曹。
又問他管多少馬,他說我連馬都不管,哪里知道有多少馬?
看看,多肆意瀟灑啊,多有名士風骨啊。
比如某權(quán)貴,重“自然”而輕“名教”,覺得當官真累啊,圣人無累于物的觀點被天下讀書人奉為真理。
他平時在朝各種受賄各種貪,但普通人貪贓枉法該被人詬病,我們清談名士貪贓枉法,那也叫曠達。
顧陌的各種例子,是直接連名帶姓的,因而這些被點到名字的人,都有些懵逼的。
顧陌話里話外在夸他們,可怎么感覺好像有點不對勁兒?
等到顧陌把例子舉完了,話鋒一轉(zhuǎn),滿朝文武瞬間就明白了顧陌今天就是來搞事兒的。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