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恨不得立刻點頭啊,原因無他,他年紀(jì)小也知道這幫整天在朝廷里搞清談的官員卵用沒得的。
可他不敢啊,于是擦了擦臉上的冷汗,又看向桓琳,“這事兒,大司馬如何看?”
眾人立刻看向桓琳。
桓琳也出身世家,肯定不可能損害世家利益的。
顧陌扯再多又能如何,世家的天下,終究不是她一個寒門子弟能動搖得了的。
卻見桓琳摸著自己胡子,說道:“此事,既是顧太傅提出來的,不如便交由顧太傅定奪。”
桓琳這話,相當(dāng)于同意了顧陌的提議,并且還把這個罷官大權(quán)交給了顧陌。
眾臣震驚不已。
桓琳瘋了嗎?
面對眾人質(zhì)疑的桓琳攤攤手,“眾位,連你們都說不過她,我一個沒讀過幾天書的武將又有什么辦法??”
“……??”
所以你就這么妥協(xié)了。
還沒讀過幾天書???
眾臣這才反應(yīng)過來,顧陌早就跟桓琳通過氣了,所以桓琳才能這般淡定而已。
他們意識到,事已成定局,鬧是行不通的。
畢竟無論顧陌還是桓琳,手里都各自捏著南朝半邊天,鬧的過嗎?
最后小皇帝下了一道罷官旨,罷官這件事就成了定局。
散朝的時候,眾臣從顧陌身邊路過,都要重重的冷哼一聲表示不屑。
桓琳籠著袖子,慢悠悠跟上顧陌的步伐。
“顧太傅乃真英雄也。”
這話還真是別有深意。
顧陌對著桓琳拱手,“世人皆說下官陰險狡詐,行事小人,哪里擔(dān)得起英雄二字?”
“徐林安從未看走過眼,說你是王佐之才,你自當(dāng)?shù)闷鹩⑿鄱帧!?
桓琳看了顧陌一眼,“你可知當(dāng)年本司馬第一次見到徐林安,他與本司馬說了什么?”
這事顧陌略有耳聞,便說道:“年少英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桓琳哈哈大笑,“其實后面還有一句,他是私下與我父親說的,他說本司馬羈傲不遜,權(quán)傾朝野之時,必有不臣之心?!?
顧陌,“……”
權(quán)傾朝野就是牛批,都能這么大聲的把不臣之心四個字給說出來。
果然,路過的大臣聽見這句話,表情詭異的一批。
他們聽得不全,只見顧陌與桓琳是有說有笑的樣子,便覺得顧陌絕對是桓琳那邊的人,此刻正與桓琳商量如何不臣。
如果桓琳有不臣之心,那么問題來了,他們世家要如何站隊,才能將既得利益最大化??
顧陌卻沒有再說話,一路沉默的走到門口,便見到了在外面等她的謝昭。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