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女兒在遭遇那樣的事后,和她同一個屋檐下,她竟然都絲毫沒有察覺到女兒的異樣。
某種程度上,原身最后會走極端,造成那樣的悲劇,顧母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
然而她的懦弱無能導(dǎo)致了女兒的悲劇,事到臨頭她又是頭一個背叛自己女兒的人。
女兒受到傷害,她不想著像湯母一樣為女兒討回公道,不想著怎么做能讓女兒減輕懲罰,反而幫著傷害自己女兒的人?
尤其是她搜出原身日記本交給湯母這件事,都不知道讓顧陌說什么好。
得知女兒犯罪了,做母親不包庇是應(yīng)該的。
但你直接勸女兒去自首不行嗎?勸不動你自己把證據(jù)提交上去也可以啊
自首和被舉報量刑是不一樣的。
但她從始至終都是一副旁觀者的嘴臉,把日記本交給罪魁禍首的母親?
你同情別人女兒年紀輕輕就枉死,那你自己的女兒呢?
她觸犯了法律,可她在道德上并沒有做錯什么,法律能毫不留情的處置她、別人可以完全不理解,身為母親,你卻反而幫著一個外人這樣對女兒,舉證讓你女兒被判重刑?
圣母也不是這么當?shù)陌桑?
她一個外人都能對原身的遭遇產(chǎn)生共情,親媽卻全程當圣母?
這種大義滅親的行為沒有讓顧陌感覺到任何的爽感和她對女兒的愛。
而這里面的人無論好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
湯錦之是為了替堂妹找出真兇。
湯母是為了替女兒討回一個公道。
唯獨顧母,你完全不知道她的立場在哪里,做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
要說責(zé)任,學(xué)校那邊也肯定少不了。
事情最開始的時候,不過是普通的同學(xué)之間的矛盾,后來發(fā)展成了欺凌,可老師們卻并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并且制止。
當然,事情走到這一步,原身自己也有問題。
她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該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賠上自己的人生。
然而仔細想一想,原身也不過才十幾歲,還沒有一顆強大的內(nèi)心,遇到這種事,最后崩潰真的是在情理之中。
你說告訴大人?她親媽都是不作為的,她身邊有信得過可以傾訴的大人嗎?
至于報警,湯蘭蘭家里那么有背景,又是未成年,最后這件事也不過是定性為與同學(xué)之間有小矛盾。
湯蘭蘭和那些人不會有任何損失,但她從此卻要面對加倍的欺辱。
每一條路都把她堵死了,只留給她一條絕路,要么踏過去,求余生不再受盡折磨。
要么她忍下來,一生都生活在這樣的陰影中,直到徹底崩潰。
原身知道自己是個怪物,已經(jīng)沒有了余生可,所以她踏出那一步了。
而現(xiàn)在劇情發(fā)展到原身已經(jīng)殺了好幾個人了,也被湯錦之和湯家盯上了。
日記本也在顧母手里了,估計她內(nèi)心掙扎不了多久,就會將日記本交給湯母的。
無論原身有多少理由,犯法就犯法了,法律尊嚴不容褻瀆,原身也沒說過要逃脫法律制裁什么的。
顧陌最后肯定要免不了去坐牢的。
不過在這之前,她還有別的事要做。
第二天傍晚,顧陌出門了。
看得出來顧母已經(jīng)看完日記了,看她的眼神很復(fù)雜,甚至身體都在打哆嗦。
顧陌跟沒看見似的,自顧自的拉開門,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