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想將二王子帶去洮州城,謹慎起見二王子拒絕了,王曾只好自己帶著人回到了谷藏堡。
回到自己屋中,王曾拿起桌子上的茶水一口氣喝了個干凈,覺得不過癮干脆將茶壺拿來直接灌了半壺,臉上這才露出了笑容。
王曾從吐蕃尋的女子蔡氏擰了帕子來服侍王曾:“您送給二王子的茶,二王子可喜歡?”
王曾點頭:“雖然沒說什么,但我能看得出來,對那茶的味道,他很滿意。畢竟和從前的不同,他們這些人享受慣了,自然知曉什么是好東西?!?
王曾說著伸手攔住蔡氏:“還是因為你,要不是你發(fā)現(xiàn)了那些茶,怎么會讓二王子這般歡喜?!?
蔡氏臉頰微紅:“爺們兒在外辦的都是大事,有沒有這些茶,都是一樣的?!?
那怎么一樣。王曾知曉那些人的臭脾氣,別看今日沒有夸贊茶好,若是他帶去的茶很尋常,二王子必然要發(fā)脾氣。
再說他既然想要去吐蕃,就得在離開之前,給自己鋪好路,無論大齊和吐蕃如何打,每年商貿(mào)都是一樣賺銀錢。
蔡氏道:“剛好那位趙大人幫了我們一把,將與馮家有關(guān)的商賈都抓了出來,我們剛好從剩下的那些里面挑選合適的留為己用?!?
因為馮家的事鬧出了動蕩,種茶的人也很是驚慌,恐怕今年尋不到好買家,所以才會將自家最好的茶給蔡氏。23sk.om
蔡氏做事果斷,立即與那人定了文書,讓那人專給他們做茶。
“不會有人知曉,那邊的幾個茶園都是我們買下的,”蔡氏笑著道,“就算咱們?nèi)チ送罗?,這邊也會留人支應著生意。”
有了茶園還能藏匿些他們的人手,這一步步將來都能派上用場。
王曾道:“二王子那么著急要立功,可見如今的吐蕃贊普沒有多少日子了。權(quán)力更迭時,最容易撈到好處,只是可惜了……”
蔡氏聰明地問道:“爺覺得哪里可惜?”
王曾道:“當年昌樂公主的事,吐蕃人快要忘了,我提及寨子那些人,二王子竟然沒有追問一句,否則我就能在這上面做文章,至少向吐蕃人多要些獎賞。”
蔡氏道:“可能烏松節(jié)和烏松齊都是從前的事,他們現(xiàn)在更在意如今的贊普。再說,那會兒不是確定昌樂公主和孩子都死了嗎?”
王曾點點頭,吐蕃換了贊普,烏松節(jié)的人也早就被清理干凈了,就算有些漏網(wǎng)之魚也翻不出多少水花,至于寨子那些人,不過就是曾侍奉昌樂公主和烏松節(jié)罷了,當時雖然沒能殺了,但這些年吐蕃新贊普繼任,政權(quán)一直平穩(wěn),但他卻有五個兒子,且五個兒子都成年了,有自己的封地和兵馬,吐蕃朝廷中人,自然就將目光落在了五個王子身上。
王曾道:“這么看來,如今只有馮家還在意這樁事,一直讓人盯著寨子的一舉一動。”
蔡氏有些懷疑:“馮家一直謹慎,難不成公主真的還活著?”
“怎么可能?”王曾道,“公主在吐蕃二嫁,可是馮家出的主意,后來公主沒能回到大齊,也是馮家從中作梗,公主若是回來,馮家不得安寧,所以當年馮家必然確定了公主的死訊。至于,對付寨子那些人,也就是因為他們曾追隨過公主罷了?!?
蔡氏道:“這么說,馮太后還真是眼里揉不得沙子,與公主有關(guān)系的人,都要趕盡殺絕?!?
王曾點點頭,這就是為何他不會追隨馮家,他這種人,早晚都會被馮家推出去擋刀。
不過,如果公主真的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