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千字,寫下了他對人生的認(rèn)知。
人為何而活?
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何為天地玄黃?
何為宇宙洪荒?
陳天極落筆之后,將文章放入漩渦之中。
“擦擦擦……”
只是令陳天極皺眉的是,這篇文章雖然沒有被無形的力量撕碎,但卻被揉成了一團(tuán),拋出了漩渦。
“什么情況?”
陳天極瞪起眼來,再次來到那煮飯老人身前,疑惑問道:“前輩,為何有了錦繡文章,依舊無法離開書山?”
老人淡淡一笑,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之前我說過,你的性子太急,欲速則不達(dá)。你覺得,雖然自己用了十年來讀書,但真的戒驕戒躁了嗎?”
陳天極神色一凜。
他雖然看遍了三千六百本書,但卻都是一目十行,知識與道理囫圇吞棗般咽下,看似用時很久,實則還是太急!
如果木舟的目的,真是磨煉他的性格,那他一目十行的行為,就違背了木舟送他進(jìn)勤徑書山的初衷。
可是,如果要將那三千六百本書盡數(shù)啃透,得花多長時間???
陳天極悵然一嘆,雖然心急如焚,迫切地想要離開書山,但還是重新回到了山腳,繼續(xù)讀書。
這是他離開書山唯一的方法。
這一次,陳天極為了不再犯之前的錯誤,干脆盤膝坐在第一層臺階上,一字一句地閱讀理解書上的內(nèi)容。
因為有了前面十年閱讀三千六百本書的知識積累,陳天極現(xiàn)在啃書要容易得多。
從第一本書到第一百本書,陳天極每一本都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便完全理解掌握,合計耗時西年。
從第一百零一本書,一首到第一千本書,陳天極啃透的時間,縮短到了每本七天左右,總計十九年。
從第一千零一本書,一首到第三千本書,陳天極每本書徹底參透,只需三天時間,攏共用時十六年。
這次陳天極不是一目十行,但隨著閱讀量越來越大,他總結(jié)書中內(nèi)容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不僅能夠極快參悟書中的道理,甚至還能觸類旁通地總結(jié)一些其他道理。
最后六百本書,陳天極甚至參悟每本書只需一天時間。
當(dāng)陳天極再次登頂?shù)臅r候,耗時合計西十一年。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