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嶺南依舊炎熱。
李新到了北海,又特地改變路線,就是為了一秦墨。
得知李新登,秦墨也是帶著李玉瀾幾個人親自去迎接。
兩人的關(guān)系怎么說呢。
昔日的仇恨,似乎都被時間磨平了。
但說是朋友,也不盡然。
李新到秦墨依舊熱情,可面對李玉漱,依舊有些不好意思。
李玉漱脖子上的疤痕淡去了不少,可細(xì),還是能到一條淡淡的疤痕。
“景云,好久不見了!”李新拱手,他身后還跟著公孫沖。
公孫沖蓄了胡須,二十多歲的年紀(jì),起來跟三十歲差不多。
“好久不見!”公孫沖也沖著秦墨拱手,目光掃向李玉漱的時候,眼中更多的是客氣和梳理,“微臣見過涇陽公主,永和公主......”
昔日少不更事的情情愛愛,也被磨平。
特別是大乾醫(yī)學(xué)逐漸發(fā)達(dá),親近結(jié)婚的壞處也是深入人心。
公孫沖也不執(zhí)著了,甚至回想起以前,都為自己的幼稚感到可笑。
他身后跟著一個怯生生的小毛頭。
“喲,公孫高帽,這你孩子?”秦墨著眼前的混血兒說道。
這名字有些拗口,但是比公孫綠帽不知道好聽幾百倍。
公孫沖道:“對,這孩子兩歲多了,他母親是大石人,生他的時候難產(chǎn)死了!”
說著,他連忙對孩子道:“叫表姑,表姑父!”
孩子有些膽小,始終叫不出口。
李玉漱不由嘆了口氣,當(dāng)年公孫沖也是個謙謙公子。
現(xiàn)在歷經(jīng)歲月,倒是成熟了,只是這成熟中,透著一絲心酸。
“走,回去咱們喝兩杯!”秦墨道。
這一路上,都是李新在說,秦墨在聽。
大石和月氏之所以還保留一半國土,是因為李新的軍隊駐扎在兩國。
伊稚斜不敢貪功冒進(jìn),或者說,不敢得罪大乾。
雙方保持了一種詭異的和諧。
而李新基本上也只是起到一個震懾的作用,還是讓兩國人去抵抗消耗伊稚斜的軍隊。
“這次回來沒趕上老八的大典,有點可惜!”李新說道。
“切,可惜個屁,你自己又不是沒參加過!”秦墨道。
李新苦笑一聲,“話雖如此,但是從你口中說出來,怎么這般扎心呢!”
“事實總是比較難聽一點?!鼻啬柭柤?,旋即給兩人遞煙。
公孫沖擺擺手,“孩子當(dāng)面不抽?!?
毛孩子似乎是累了,趴在公孫沖的肩頭睡著了。
“不錯,是個好爹!”秦墨道。
公孫沖笑了笑,“這次主要是回來讓他認(rèn)祖歸宗的,以后就放在京城讓他爺爺教育?!?
哎,這碧眼金睛兒當(dāng)了公孫家的嫡長孫,怕是會被人笑話。
秦墨都可以料見。
但公孫老狗應(yīng)該偷著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