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在石碑前,看著“幸福孤兒院”五個字,高興地擦拭著眼淚。
她是婦產科醫(yī)生,見過太多出生就被父母拋棄的孩子。
她的丈夫在村委工作,見過太多失去父母的孩子,被親戚收養(yǎng),受盡欺負,無家可歸。
如今她能成為院長,感覺是上天的旨意。
她一定會做好這份工作,讓每一個受苦受難的孩子,都有人愛。
傍晚陳奶奶回到家,見丈夫坐在沙發(fā)上喝茶。
她放下包,走上前坐下,“咱們村姓左的那孩子,最近怎樣了?”
“你說左徐安?”張老頭回答。
“對!”陳奶奶心情很復雜,“如今我在孤兒院當院長,這孩子無父無母。如果可以我想把他帶到孤兒院去生活,總比寄人籬下,被姨媽一家子往死里欺負的好?!?
張老頭連忙制止,“別了,你不知道左徐安那姨媽什么德行,她那潑婦,誰都拿她沒辦法。再說了,當初左徐安被她接回家,可是簽了收養(yǎng)手續(xù)的。她們是親人,總比跟你在孤兒院過的好?!?
陳奶奶皺眉,“這可不好說,左徐安才八歲,四歲送到她家。我好幾次看到他凌晨睡在街頭,若是她真心對待孩子,能讓他半夜不回家?八歲的孩子瘦骨嶙峋,一看就是營養(yǎng)不良?!?
“你前面不是說,她打孩子,都鬧出了事,鄰居看不下去還報了警?!?
張老頭解釋道:“好像是孩子偷了錢才被打,下手是重了些,到底是人家教育孩子,我們這些不相干的人,也不好多管閑事。”
老夫妻倆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與此同時。
夜幕下的城市,被密密麻麻的灰色包裹。
左徐安很餓,八歲的男孩,瞪著一雙黑黝黝的大眼睛盯著不遠處即將收攤的餅子鋪。
他真的太餓了,尤其是聞到油餅中夾雜著香噴噴的蔥花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