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星河幾人集體陷入了沉默。
他們一直知道岑鳶強,但從來不知道他這么強。
早前叫“先生”叫得吊兒郎當,甚至有時候還叫“表妹夫先生”,不是不敬,而是可以打成一片的親切。
這一刻,是真正的肅然起敬,是對著神一樣人物頂禮膜拜的敬重。
老天啊,這樣一個與箭神比肩的人物,竟然是他們的表妹夫呀,竟然就在他們身邊。
他們何德何能被這樣的人盯著訓練?
魏嶼直也是在這時候,除了又淚流滿面之外,還恨不得抽自己兩個耳光。
他得是有多眼瞎才覺得自己跟先生可以半斤八兩?
那就好比蚍蜉撼大樹,曾經(jīng)的自己簡直說不出的可笑。呸呸呸!他在心里把以前的那個自己呸了好幾口。
在眾人心思各異間,最后一箭要開始了。
兩個男子在馬兒交錯而過時,擊掌祝福,如同達成了一致意愿。
那時斜陽正紅。
剎那間,沒有多余的動作,二人同時拉長弓,破長風。
風卷殘云,箭發(fā)出嗚嗚的長嘯。
砰!
銅錢破成兩半,從高臺上悶聲掉落。
砰!泥土飛揚,侯架被箭的力道推行數(shù)米,最后哐啷倒地。
所有人都站起身,翹首以望。
這一次站起來,跟以前的許多次都不同。
以前站起身,都是因為激動,因為造勢,要形成一種萬眾一心的場面。
這一次,純粹就是覺得前排擋住了視線,想站起來看清楚點,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銅錢破了掉了算犯規(guī)嗎?
侯架為什么倒了?
箭中靶心了嗎?誰的箭中了?
到底誰贏了?
小吏怔了一瞬后,立刻跑向倒地的侯架。一瞧,愣住了,伸手示意裁判趕緊過來。
何止裁判迅速跑過來,就連場上的兵部尚書,以及宛國使團為代表的各國大使,全都一擁而上。
明德帝自恃身份不能去,但架不住他還有個跑得飛快的九皇子,以及早就在候場的齊公公,全都奔跑著看熱鬧去了。
一時侯架周圍里三層外三層,圍了個水泄不通。
侯架就是箭靶架子,由兩根垂直在地面的竹木桿立架構(gòu)成,每個立架下方固定有底座,防止箭靶傾倒。
可現(xiàn)在侯架連同底座傾倒不說,還被推行了數(shù)米。但這些都不是讓小吏驚訝的地方。
讓他驚訝的是箭,確切來說是最后那一箭。
那是一箭嗎?其實又是兩箭。
但見紅色靶心里整齊排列著十九箭。也就是說,這十九箭已經(jīng)將整個靶心全部占滿了,沒有任何一點空隙,那么勢必就有一支箭得掉出紅色靶心外。
但沒有,代表著北翼的紅色箭尾那支箭,穩(wěn)穩(wěn)扎進代表宛國的褐色箭的箭桿尾部,形成一支超長箭矢。
因著兩支箭的連接處大過了銅錢方孔,所以巨大的力道將銅錢方孔撐裂了。
于是銅錢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