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然這樣說,葉三嫂還是細細檢查完了才轉(zhuǎn)身交給旁邊專門負責(zé)稱重的葉老二。
“二哥,這份沒問題了,你給稱一下?!?
葉老二接過蒲公英稱重,然后沖一旁的葉老太太道:“娘,四斤三兩?!?
“知道了!”葉老太太一邊用炭筆在賬本上畫下四長三短七條豎線以做記錄,然后數(shù)出錢來交給前來賣菜的人。
如今葉大嫂在城里的餃子鋪格外紅火,不但店里天天人滿為患,還有許多人直接去買生餃子帶回家煮。
之前收蒲公英的事兒還是由葉老大回來張羅,如今只靠他自己已經(jīng)忙不過來了。
好在此時地里的活兒都忙得差不多了,家里人才有空幫著他們收菜。
剛開始也沒要這么多,直到后來岑老嘗試之后,發(fā)現(xiàn)可以將蒲公英儲存在菜窖和冰窖里,這才開始放開了收。
葉老太太一邊往本子上劃拉著豎線一邊感慨道:“要不家家都希望孩子讀書識字呢,甭管能不能做官,想賺錢也得識字才行??!”
葉佳月站在院子里看得眼花繚亂,看到院子里堆成一大堆的蒲公英更是眼睛都直了。
這家是做啥買賣的,怎么收這么多蒲公英啊?
就在葉佳月站在院子里發(fā)呆的時候,一輛馬車停在了老葉家門口。
緊接著就聽到小孩子稚嫩的聲音:“奶奶,我回來啦!”
剛剛還在抱怨自己不識字記賬難的葉老太太一下子站起身。
只見一個穿著鵝黃色裙子的小姑娘從外面跑進來,一頭扎進了葉老太太懷里。
“奶奶我好想你呀!”晴天撲進葉老太太懷里,甜甜地說。
“哎呦奶奶的寶貝兒呦!”葉老太太看到晴天回來,也高興得不行,笑得眼睛都看不到了。
葉老太太抱著晴天問:“乖寶兒,你今天咋有空回來了?不用去讀書了?”
自打晴天去瑞親王府讀書之后,就再沒跟著葉老大回過村里,葉老太太想孩子想得不行,又怕去城里給葉老大夫妻倆添麻煩,所以都自己忍著。
今天冷不丁看見孩子回來,頓時歡喜得不知如何是好,抱著怎么看都看不夠。
“今天秦哥哥家里有事,所以魏先生給我放了一天假。
“我太想奶奶了,就讓我爹帶我回來了?!?
“好,好,回來好!”葉老太太連聲道,“晌午想吃什么,讓你三嬸兒給你做?!?
葉三嫂聞無奈道:“娘,晴天在城里,天天吃的都是大嫂做的飯,想吃啥還用得著我么?”
此一出,周圍的人頓時都笑了起來。
還有人跟葉三嫂打趣道:“那家大嫂做飯那么好吃,你們妯娌這么多年,都沒學(xué)到點兒皮毛么?”
“我家大嫂那可是御廚之后,哪里是我們想學(xué)就能學(xué)會的?!比~三嫂道。
院子里的人頓時都跟著夸獎起來。
“你家可真是撿到寶了,葉老大有福氣啊!”
“可不是么,你家大嫂如今在城里的生意簡直太好了。
“我前兩天進城走親戚,路過餃子館看到屋里都是人,硬是沒擠進去呢!”
“老太太,你家如今日子越過越好,用不了多久就要全家搬去京城了吧?”
葉老太太聞立刻道:“誰說的,我家剛找村長劃了地,過些天就要開始蓋房子了。
“老大家鋪子生意好那是人家兩口子的本事,我們該怎么過日子還是怎么過日子?!?
葉老太太其實心里也有些擔(dān)心,之前就想著過完年把家分了。
誰成想過年的時候先是葉慶山回來了,然后又是郭家上門。
后來葉老四進城當(dāng)差,葉老大出去跑鏢,葉大嫂又開了店。
大家都忙得很,導(dǎo)致家里人總是湊不齊。
分家的事兒也就一拖再拖,始終找不到機會提起。
幸好葉大嫂也是個會做人的,自己進京做買賣也不忘了拉扯家里人。
有機會就介紹別人來找葉二嫂做衣裳,帶著葉三嫂做酒席,聽說還幫葉老三在的木工坊介紹了一個大生意,使得葉老三如今在木工坊也越來越受掌柜器重了。
不過分家這件事兒,始終還在在葉老太太心里擱著,得盡快把四個兒子聚在一起說道說道了。
葉老太太正想著,就見葉老大拎著大包小包從外頭進來了。
“娘,我媳婦給家里買的東西,我先擱您屋里了,回頭您給家里人分一分?!?
院子里的人聽了這話,又是一頓夸贊,對葉老太太更是羨慕不已。
不過也有人催促道:“還收不收菜了,還等著回去做飯呢!”
“收,這就收。”葉家人趕緊繼續(xù)忙活起來。
葉老大上前接手了葉三嫂的活計,晴天則從屋里搬出來筆墨,接替了葉老太太的位置開始記賬。
看到晴天一手字寫得工工整整,村里人看得眼睛都瞪大了。
羨慕的話說得太多,已經(jīng)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