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與蒙古諸族的不斷貿(mào)易,晉地將迎來史無前例的發(fā)展機(jī)遇!"
朱拓目光炯炯,看著幾人。
幾人頓時精神一震。
朱拓又說道:"而且晉地是大明的前沿哨地,晉地穩(wěn),則蒙古就不敢造次。所以必須要修路,要修很長很長的路,強(qiáng)化晉地與大明其他地區(qū)的聯(lián)系!"
幾人眨也不眨的看著朱拓。
朱拓便說道:"從太原修出來兩條路,一條東進(jìn),一條南下,將煤炭賣出去!"
"東進(jìn)怎么講"一講到煤炭貿(mào)易,楊博立馬看向朱拓。
"東進(jìn)啊,你看這張輿圖,就是從這里一直到這里……"朱拓在輿圖上比劃了一下。
楊博盯著輿圖看了好一會兒,詫異的說道:"殿下,您指的地方是從太原到正定(后世的石家莊)"
"沒錯。"
聞,楊博眼中露出狐疑之色,提醒道:"殿下啊,您這哪是修路啊,簡直就是在要命啊……巍峨的太行山中,想修一條路何其難也"
整個晉地資源豐富,除了無窮無盡的煤之外,還有很多鐵礦。
晉地之所以困頓,一來是因為土地貧瘠,種的莊稼收成差。二來就是被連綿的太行山從南到北與中原隔開,交通十分不便。
若是不運送大宗商品,那也就罷了。
要是大規(guī)模的運送商品,就需要大量的騾馬,翻山越嶺拉著去銷售。
楊博再度苦笑道:"殿下,好叫您知道,您畫出的這條路,確實是一條直線,要是能修成路,確實節(jié)省不少人力??伞纱_實修不成啊!"
"為什么修不成"
朱拓目光炯炯的看著幾人,豪氣干云的喝問道:"你們成立商會,不就是為了集中力量辦大事嗎現(xiàn)在就有一件大事擺在你們面前,難道你們就不敢干了"
"好,肅王殿下好氣魄,古往今來,有幾人能像殿下這般豪氣干云!"一旁的李肅立馬叫道。
"哈哈!"
可是楊博嘆口氣,解釋道:"殿下啊,不是草民不愿意修路,主要是怎么修啊那太行山何其險峻連綿不斷的山峰高聳,怎么修啊"
李肅不滿的說道:"楊博啊,我?guī)銇硪娒C王殿下,不是讓你提困難的。你好歹是個商會會長,有困難就努力克服一下,要發(fā)揮艱苦卓絕的奮斗精神嘛,我看好你。"
被李肅畫了個大餅,楊博不為所動。早知道肅王殿下提出這個天方夜譚的想法,他就不來京城了。
因為他之前沒有和朱拓接觸過,也只是在晉地道聽途說,幾乎所有百姓提起肅王時,都會情不自禁的豎起大拇指,久而久之,楊博還真的以為,肅王殿下是個神人,能解決所有問題呢。
朱拓笑著說道:"你看,從太原到正定,是不是這條路最短"
楊博苦笑著點點頭,兩點之間,直線最短……
他又不傻,可問題是這兩點之間,隔了一個太行山啊。
朱拓又說道:"你瞅瞅,只要能把這條路修成了,那晉地就和繁華的華北平原連成了一片,再也不用和同樣苦哈哈的陜北團(tuán)團(tuán)坐了,甚至還能帶動陜北發(fā)展。"
楊博贊同的點點頭,肅王殿下描述的確實很美好。
只要能將晉地與華北平原聯(lián)系到一塊,那人口、市場都將不是問題,不單單可以販賣煤炭,就連蒙古的東西,也能大規(guī)模流入華北平原。
而華北平原的絲綢、紙張、瓷器等物資,也能源源不斷的支援晉地。
可是怎么修路他又不是神仙,難不成把太行山挪開
李肅在一旁,聽得也是熱血澎湃,叫道:"楊博啊,你就不能發(fā)揮一下愚公移山的精神愚公能移走太行王屋兩座山,你就不能移開太行一座山"
楊博面無表情的看著兩人,嘆道:"大人,僅憑草民一個人的力量,終其一生,也不能挪開山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