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適的機會可太多了?!?
宋思銘開始給廖大友畫大餅,“市政府大力建設運河景觀帶的目的是什么,一個是發(fā)展旅游業(yè),一個就是帶動周邊的房地產市場,運河景觀帶兩側規(guī)劃了至少二十個高端住宅區(qū),大部分是總高不超過二十米的洋房,還有兩個是純別墅區(qū)?!?
“還有純別墅?不是不允許蓋純別墅小區(qū)了嗎?”
廖大友驚訝道。
“政策上是不允許,但是,政策都是有漏洞的,可以繞過去,也可以規(guī)避掉,廖總開發(fā)了那么多樓盤,具體怎么操作,應該比我清楚。”
宋思銘呵呵笑道。
“確實,只要領導們支持,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廖大友發(fā)自內心地附和道。
相比于禁墅令,變更土地性質的難度,大了十倍,但他之前開發(fā)的那些樓盤,不一個個都變更成功了嗎?
這叫事在人為。
找到合適的人,再不可能的事,也能變成可能。
廖大友這一副門清的架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友房地產之前那些樓盤,都是怎么開發(fā)的。
雖說是輕車熟路,但廖大友還有擔心。
“宋局長,我聽說現(xiàn)在市區(qū)的房產市場,也比較冷?!?
廖大友試探著說道。
房子蓋好不是目的,賣出去才是目的。
大友房地產在豐瑞縣的最后兩個樓盤,銷售情況就很一般,賣了快兩年了,去化率還不足百分之六十。
壓住了廖大友的大量資金。
“市區(qū)的房產市場確實進入了下行通道,成交量不容樂觀,但是高端置換需求,還是存在的,而且比較旺盛?!?
“廖總可以讓人調研一下市場情況,合適了再進入?!?
宋思銘對廖大友說道。
“是得調研一下市場情況?!?
“宋局長,我也不瞞你,我之所以做運河景觀帶的工程,就是因為現(xiàn)在的房地產太難做了?!?
廖大友感慨地說道。
“理解?!?
“我認識的一些房地產行業(yè)的朋友,也是天天跟我叫苦。”
“但我認為,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蘊含著商機。”
“隨大流,建普通的住宅,肯定是沒有前途的,唯一的破局之道,就是走差異化路線,搞市場上沒有或者少見的產品?!?
宋思銘認真分析道。
“宋局長覺得建別墅有前途?”
對于房地產市場,廖大友還是有著足夠敏感性的,分分鐘就讀懂了宋思銘的意思。
“是?!?
宋思銘頓了頓,說道:“就是開始階段,操作起來有點難度,一旦成功了,絕對是躺著賺錢,要知道,青山年限最近的別墅區(qū),也有二十年了,完全是上上代的產品,新別墅出來,對于老別墅將是降維打擊?!?
“是這個道理?!?
廖大友非常認同這個觀點。
以他自己為例,原本是有計劃到青山市區(qū)買套別墅常住青山市區(qū)的,畢竟,青山市區(qū)的各項配套設施,遠超豐瑞縣城。
為此,他還專門在市區(qū)的各個別墅區(qū)轉了一圈。
新別墅沒有,能買的,都是二手老別墅,而老別墅連個電梯都沒有,根本就看不上眼。
最終,他只得放棄到市區(qū)買別墅的想法。
廖大友相信,和自己有著同樣經歷,同樣想法的有錢人不在少數(shù)。
如果當下,真有產品力強的新別墅入市,壓抑多年的購買力,大概率會集中爆發(fā)出來。
“宋局長,晚上有時間嗎?”
“要在咱們找個地方坐坐,深入地探討一下別墅區(q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