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如衍回了公府直奔青云院,一圈也沒瞧見沈桑寧的人影。
招了個丫鬟一問才知,她聽書去了。
他進(jìn)屋去換下官服,目光忽地被屏風(fēng)上掛著的粉色肚兜吸引。
肚兜的肩帶被剪斷,裴如衍想起昨夜系帶子的時候有點緊張,打了死結(jié),這會兒止不住心虛。
她肯定是知道了。
可他真是沒動歪心!
裴如衍暗嘆一聲,聽前院來喚,暫且放下思緒,換上常服去了前院。
無非是說裴徹從軍的事。
裴如衍到前院之前,段姨娘已經(jīng)使勁各種手段勸說寧國公,起初是撒嬌,后來就是撒潑打橫,奈何寧國公沒被影響分毫。
"老爺!徹兒可是你唯二的兒子??!他那脾性你是知道的,他怎么吃得了這苦頭啊!"
"京機衛(wèi)多好的差事,說不要就不要,鬧什么去從軍,他說說就罷了,老爺你怎么還真聽進(jìn)去了呢徹兒就一條命??!"
寧國公被吵的頭疼,一路被段姨娘折騰到前院,"行了!此事還有待商榷,你急什么,你也該對徹兒有些信心才是。"
"信心老爺你有嗎我知道徹兒不如世子,可他是我十月懷胎生下來的!"段姨娘堅決持反對意見,"我離不得他,他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也不活了!"
裴如衍在門外佇立片刻,聽了這段對話,穩(wěn)步走入廳中。
段姨娘如同看見救命稻草,"世子來得正好,徹兒鬧著要從軍,你父親正想著這事,你快來勸勸他!你可就這一個親弟弟啊,你們兄弟都在京城,才能相互扶持不是"
寧國公看見裴如衍,揉揉眉心,坐到主位上。
在段姨娘期待的目光下,裴如衍緩緩開口,"姨娘,讓二弟從軍,也是我的主意。"
一句話,讓段姨娘眼中希冀盡滅。
她嘴角發(fā)顫,張張口,說不出話來,回過頭看看寧國公,見他一臉緘默,就知他們父子都通了氣。
敢情就她被瞞在鼓里!
她急的來回踱步,想同裴如衍說什么,又想罵兩句寧國公,但話止于嘴邊都收了回去,指著這對父子,很恨道:"不是你們生的,你們都不心疼!"
"夠了!"寧國公一聲呵斥,重重地將茶杯一放。
"嘭"的一聲,嚇得段姨娘一個哆嗦。
不動如山的裴如衍溫聲開口,"姨娘,從軍是為二弟好,如今朝中局勢看似穩(wěn)定,但帝年邁,實際局勢瞬息萬變,難保將來哪日裴家不會傾覆。"
"送二弟去邊陲從軍,一來,若遇變故他能逃過一劫,二來,以他的武藝,或許能在軍中大有作為,三來,他遠(yuǎn)離家鄉(xiāng),才能真正成長,去思考,他未來的路,要如何走。"
裴如衍還是頭一回,對段姨娘解釋這么多,連段姨娘自己都懵了。
他說的朝中之事都是一語帶過,段姨娘聽得并不太懂,但稍微冷靜了些。
倒是寧國公,只這幾句話,就打心眼里同意了裴徹從軍這件事。
段姨娘不安道:"你們都是為了徹兒好,可他的性命要怎么保證戰(zhàn)場上刀劍無眼的。"
裴如衍簡意賅,"姨娘該相信他。"
段姨娘既認(rèn)同裴如衍的說辭,又想反駁,吸了吸鼻子,惆悵憂慮地沉默下來。
寧國公在她沉默中出聲,"行了,你先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