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婧妍到達桐鄉(xiāng)縣跟著人流走出客運站,江南獨有的徽派建筑映入眼簾,白墻灰瓦,小橋流水,烏篷船在水上悠然的劃走,船槳劃過水面,微波蕩漾,很悠閑,很愜意。
現(xiàn)在的烏鎮(zhèn)還沒有開發(fā)成旅游區(qū),一切都是原有的模樣,走在青石路上面有些硌腳,但左婧妍就是感覺很親切。
這邊人穿衣打扮也和北方不同,人會偏瘦一些,也是跟他們的飲食文化有關系。
左婧妍站在河邊,烏鎮(zhèn)靠河邊的人家?guī)缀醵加写?河面上的船工很多,風吹日曬皮膚黝黑,想在他們中間找到年輕時候的爺爺并不是容易的事。
但爺爺姓左這個少見的姓氏,又是駝背,這就縮小了找人的范圍。
趙小寶看出左婧妍在找人,她都在河邊站了半個小時了,他忍不住問:
嫂子,您要找誰用不用我去問問
我自己去問吧!
也許是近鄉(xiāng)情怯,左婧妍有點不敢問,害怕失望,害怕自己穿過來的這個八十年代,不是爺爺呆的那個八十年代。
趙小寶拎著行李默默跟在左婧妍身后,看到她去問一個剛劃到岸邊的船工。
左婧妍:您好,我找一個親戚,他叫左玉柱,也是船工,四十多歲。
那名船工擺擺手:不認識,你去問問別人吧!
說完他把烏篷船拴在岸邊,踩著石階走進一戶靠在水邊的房子并關上了門。
左婧妍無奈又去問其他船工,只要有船靠岸她就過去詢問,一連問了十幾個船工都表示不認識左玉柱。
左婧妍來的時候一腔熱血,這會兒被打擊的人也蔫了,她不管不顧的跑來烏鎮(zhèn)找爺爺,本以為只要到這打聽一下就能找到爺爺,現(xiàn)在看來是她想的太簡單了。
這么找不行,她要改變一下方法。
小寶,走,咱們找一家印刷社。
左婧妍決定用尋人啟事的方式找爺爺,把告示貼在船工經(jīng)常出入,或者茶樓這樣人員密集的地方,只要肯花重賞就一定能找到爺爺?shù)男畔ⅰ?
這樣是速度最快,最省力的方法。
趙小寶任勞任怨的跟著左婧妍,看到她的尋人啟事上寫著只要能提供線索找到人后愿意重謝五十塊錢。
他咂舌,跟左婧妍出來這一路算是開眼界了,還能這么花錢好家伙跟流水一樣。
但不得不承認,這錢不白花,有這五十塊錢的激勵,就能節(jié)省找人的時間,用最快的速度找到人。
算起來也不貴,這地方什么都貴,如果耽擱十天半個月找不到人,住宿,吃飯各方面花錢也不會少。
趙小寶從心里佩服左婧妍,怪不得嫂子這么小的年紀可以開家具店,理發(fā)店還能開家具工廠,她比男人還有魄力。
左婧妍沒有爺爺?shù)恼掌?就按照自己記憶中爺爺?shù)哪?少畫一點皺紋,眼皮不往下耷拉,眼神畫的和爺爺看她時候一樣慈祥。
左婧妍畫完后,看著畫像上年輕的爺爺她眼圈紅了,四十多歲的爺爺很帥啊,只是眼神還是一樣的慈祥,笑盈盈的看著她,記憶中都是爺爺老去的模樣,看著這么年輕的他還有些不習慣。
趙小寶在一旁看到左婧妍畫像,他的眼神又多了一分崇拜,嫂子真是多才多藝,畫的惟妙惟肖,好像專業(yè)學過一樣。
您好,把這張畫像印在尋人啟事上。
左婧妍把畫好的畫像交給印刷社的人,印刷社的人接過畫像看了一眼,眼神中多了分懊惱,怎么不是自己認識的人要是認識就能得到五十塊錢,比他們一個月的工資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