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聞晉國邊境城市的守備軍被抽掉大半,攝政王心癢難耐,只想一雪前恥,奪下晉國城池。
謝觀聽聞,覺得合適,但又怕是計謀,所以建議攝政王派個奸細進城探查。
攝政王又認為有道理,派人去查,說城中百姓與往常無異,但守城的士兵確實少了。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到了夜里子時,奸細迷暈換班的士兵,打開城門,迎接攝政王入城。
夜里,邊境這座城就好似睡著了,路上沒人,連更夫都沒有。
但高國的士兵不覺得奇怪,只會認為夜里百姓要睡覺。
卻不知,城內早沒有百姓,就在軍隊盡數入城之時,城門一關。
“轟”的一聲。
不是轟炸,只是關城門有些用力。
來一個甕中捉鱉。
晉國士兵沒有走,而是埋伏在高處,準備了一排火箭。
但火箭也不是拿來放的,只是嚇唬人。
在高國士兵自亂陣腳的時候,謝昭成功擒王,又有上方一圈火焰威脅,高國士兵們只有放下兵器。
當然,今晚被甕中捉鱉的,不是高國所有士兵,只是剩下的一半的一半。
還有兩成半的兵力留在高國境內,但這兩成半,是怎么也打不過晉軍的。
但謝歡還是沒有攻打。
而是用攝政王的性命,先換了高國的三座城,然后再打。
從甕中捉鱉到割讓城池再到開戰(zhàn),竟是不足十二個時辰。
如此一番操作,減少了死傷,而謝歡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快。
快到,此時高國去援助北蠻的士兵還沒到境內,就被一張假的,提早準備好的帶有攝政王印章的書信喚回。
這封書信是謝觀提早偽造的,在昨晚被空城計的時候,就趁機交給了謝歡。
謝歡本來要將謝觀留下,奈何后者不肯,還是想繼續(xù)去當奸細。
割讓三座城池后的攝政王想到了回不來的士兵,憤怒地想將謝觀斬首,郡主苦求,稱這一切和謝觀沒有關系,又不是謝觀出主意的。
雖然不想承認,但的確是那么回事,就是攝政王自己想趁著對面兵力薄弱攻占,這才中了計,何況當時問了謝觀,謝觀也提了先探查底細的意見,細想是不存在問題的。
嗯。
沒錯。
看在女兒的面子上,攝政王沒發(fā)火,只是親自去了書信,讓援軍回來,再不回來,高國就沒了。
他不知道的是,早在昨夜,謝歡就已經替他捎信了。
所以,高國派出去的援軍,會比攝政王意想的更早一天回來。
可是攝政王是等不到了。
因為離開了多日的士兵,就算飛奔回來,也是要好幾天的。
就這幾天,謝歡的大軍已經順利占領高國。
彼時趕回來的援軍,又看到擒王的一幕,而通過謝觀先前潛伏的數月努力,不少百姓受了他的恩惠,他竟出乎意料地贏得了民心。
最最重要的一點,是高國產出禁藥想迫害別人,但不能避免地也讓自己人染上此物,謝歡占領高國的第一天,就下發(fā)了此違禁藥物的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