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道謝,“多謝裴小公子相助,我家小姐是李氏女眷,待回府后稟明家主定會去府中道謝?!?
李姓女子禮貌地點點頭,算是道謝。
裴如衍在車內(nèi)微微頷首,“不客氣?!彪S后又差遣兩名護衛(wèi)送她回李府。
今日是陰差陽錯,救了未來的李皇后。
若是李皇后能記下這份恩情,倒也算是給裴家多上一層保障。
馬車繼續(xù)朝著城門處去。
城中人尚不知,謝家軍已經(jīng)兵臨城下。
原因無他,阻隔的幾座城池全部投向,自愿打開城門,讓謝軍安然過關。
民心所向,便是大勢所趨。
謝軍連夜趕路,中途連給國君報信的兵卒都被收買,折服。
直到大軍行至京郊,城門外不足一里,陣仗浩大的軍隊、地動山搖的馬蹄聲逼近,京城終于有所察覺。
“叛軍攻來啦!”
“報,快去報給陛下!”
“多少人,他們來了多少人?”
“不知道,城樓上的快看?!?
“一,十,應該不止十萬!”
一匹匹快馬駛向城北,那是皇宮的方向。
本就忐忑的百姓們,聽聞街上動靜,出來查看,相互傳遞消息,害怕的便鎖緊門窗躲在家中,有想趁亂打劫的便開始搶掠商鋪、路人。
瞬間,平靜的京城亂作一團。
“保護長公子!”馬車外圍了一圈,寧國公后派來的人手并未立馬現(xiàn)身,而是在暗處靜觀其變。
守城門的士兵除了去皇宮報信的,還有臨陣脫逃的。
城外開始響起謝軍前鋒的呼喊:“昏君!你大勢已去!若乖乖打開城門,減少傷亡,可讓你有個好死法!”
又道:“我數(shù)三聲,打開城門,否則便要強攻了!”
城內(nèi)甚至有少女喊了聲“開城門吧,打又打不過!”
說話的很快被爹娘拽回家。
彼時守城的士兵只剩下三成,面面相覷,大有繳械投降的想法,但又無人敢當出頭鳥,做這個決定。
雖然江山大概率要易主了,可是開城門,會成為歷史留名的叛徒吧?
又或者,最后謝軍敗了呢?即便這種可能實在很小。
就在此時,寧國公府的馬車內(nèi)鉆出一個小孩。
“長公子,別下——”護衛(wèi)們想攔,卻被一個眼神制止了動作。
裴如衍跳下馬,站穩(wěn)后踏向城門,兩側士兵站得并不規(guī)律,他在兩側士兵驚奇的注視下,一步步穿梭而過。
待靠近城門,有士兵問道:“你做什么?”
裴如衍回頭,滿臉從容與堅毅,“我乃寧國公府嫡孫,我來開城門,若出事由我承擔。”
哪怕只是一個孩童,他的話,卻成了忐忑不安的士兵們的底氣。
沒有人攔他。
待城門近在咫尺,裴如衍抬手,發(fā)現(xiàn)根本夠不到城門栓。
……
該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