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李卓一手指向前方高臺。
“解釋起來也容易,他們將出三題,采取策辯的形式,相當于打擂臺。
兩人上去后,直到一方被說的啞口無自己退下,另一人便守住擂臺。
其他人可以繼續(xù)上臺與他辯論,以此來角逐出最后的勝者。
參加之人的歲數要在十六以上,三十以下,且不能名聲敗壞,條件都達到后且獲勝,就能進入葉府面見葉靈韻。
如果雙方都無意見便成親,若是覺的不合適,婚事雖告吹,葉家卻愿附上百金相贈?!?
對于這一點,在場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雖說兒女親事為父母之命,媒妁之,但也不能太離譜。
若最后勝出者是個又聾又瞎,體有殘缺,或者長的粗陋不堪之人,難道硬逼著葉靈韻相嫁?
別的不談,就算是葉家也丟不起這個臉。
這個條件已經很好,做不成葉家女婿還有白金可拿,瞬間躋身于千兩白銀富翁行列。
回去置辦田屋,再娶妻生子,做個小生意什么的,舒舒服服的過完一生不成問題。
話音落下,臺下再次變的嘈雜,許多人臉上,都出現興奮和躍躍欲試之色。
很快,便有兩名年輕人來到了高臺上。
“見過葉伯爺?!?
二人上去后,先是對葉繼學深深一揖,禮數拉滿。
“二位才俊不必如此,各自坐下吧?!?
他二人雖然沒多么英俊,但也談不上丑,做為此番拋磚引玉的二人,葉繼學對他們的態(tài)度也是極好。
高臺上有兩個錦布蒲團,相隔二三米左右,葉繼學讓他二人相對而坐,而他則是坐在兩個蒲團中間的椅子上。
這不是端架子什么的,而是古禮。
有句話叫“坐而論道”,并非空空其談,古人許多大家圣人,他們論道之時皆是席地而坐,一談暢涌。
而中間則會高坐他們的師長,相當于裁判的作用。
葉繼學完全有這個資格,而且說不定將來還是自己的老泰山,故而眾人并無覺的有任何不妥之處。
反倒是對此交口稱贊。
“真不愧是葉老太公之家,行此古禮真是讓人心生敬意?!?
“合該如此,這才是真正的文人論道,有伯爺相權,此番必是龍爭虎斗,只是不知到底是哪三題?!?
下面眾人議論紛紛,李卓見此也來了些興趣。
甚至覺的困意都在此時消散不少,他身為歷史經濟方面的教授,國學方面也有涉獵。
雖然不深,但也是相對而,辯論之道也是十分精通。
此種當面論道便是對掏,十分有激情,很有意思。
高臺之上。
葉繼學見他們二人已準備好,撫須一笑。
“二位才俊,此番三題分別為策,經,詩,若無異議,便以策為開頭,如何?”
兩人立刻對葉繼學拱手一揖。
“一切任憑伯爺做主?!?
聽到此處李卓忍不住一笑,自語了一句。
“這葉家的三題頗為有趣?!?
說完見環(huán)兒已經將目光看來,這次不用她發(fā)問,李卓主動與她解釋起來。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