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
陳周打開電視機,給陳瑩搜了個動畫面,又找了包零食。
“自己看動畫片,哥哥要寫作業(yè)?!?
陳瑩兩眼盯著電視機,連頭都沒有轉(zhuǎn)一下道:“好的,哥哥!”
這一刻,動畫面比哥哥好看。
陳周拿出書包,從里面拿出了,那兩封信。
先拆開了,來自省城的信,他沒有讀內(nèi)容,而是翻了最后一頁。
看到署名,他笑了。
是曹可欣的來信。
陳周這才,從頭開始閱讀起來。
曹可欣在信里說,她在省城租賃了一套簡單的房子。
距離中都大學很近,她每天會去學校,坐在圖書館里學習。
大學時期的輔導員,幫助她找了很多,考研的資料。
她感覺,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特別的快樂。
接著是第二頁。
卻寫滿了對陳周的想念。
她說,每天學習結(jié)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躺在被窩里,想念陳周。
有時候會做夢,夢里面又會,回到那個陽光的午后。
她在信的最后,更是幽怨的感嘆著。
說那天醉酒的夜里,兩人要是睡在了一起,那該多好。
陳周苦笑一聲,他覺得一點都不好。
這具身體,還是個孩子,豈能被提前給霍霍了?
陳周讀完了曹可欣的信。
特別是最后的那句話,他感覺曹可欣思春了。
不過想想,他又笑了,24歲的姑娘,也該到想男人的季節(jié)了。
陳周找出信箋紙,給曹可欣寫了回信。
簡單介紹了一下,他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
又告誡她,既然選擇考研,那就全身心地投入進去。
別有事,沒事的去想男人,安心在中都大學,等著他就行了。
陳周跟著,又拆開筆友靈芝的來信。
他深吸了一口氣,靈芝是他從初一認識的筆友,兩人一直通信,直到陳周高中畢業(yè)前往邊疆,這才斷了聯(lián)系。
當年的他,跟大多數(shù)人一樣,在論壇上面,發(fā)帖子尋找曾經(jīng)的筆友。
但一直,都沒能再次聯(lián)系上靈芝。
每每想起,心里也會涌出,一股莫名的遺憾。
90年代,通訊不發(fā)達,通信多靠,紙短情長的書信。
陳周是通過,雜志上面的留和地址,和靈芝建立筆友關(guān)系的。
從第一封信開始,至今來往,差不多有七八十封了。
當年的陳周,喜歡這種方式。
彼此不用見面,卻又可以說著最知心的話。
開篇的見字如面,便能讓人興奮幾天,那等待的心情,從把信投到郵筒,便開始綻放了。
真正的是,墨香游走,不必相見,又在心間。
靈芝的信箋紙上,訴說著自己高三的苦悶。
嘮叨著,想要逃離,那個令她窒息的家庭。
苦惱著,每天都會收到一堆的情書。
抱怨,發(fā)完牢騷之后,又開始關(guān)心陳周。
問陳周追上黃筱沒有。
問陳周放學,還會不會被人堵在路上。
她教陳周,如何變得堅強。
教陳周如何,應對來自學校的困擾。
最后,祝愿陳周越來越好。
陳周笑了,他發(fā)現(xiàn)靈芝還是那個知心的姐姐。
拿出信箋紙,陳周開始寫回信。
先是讓她敞開心扉,多交朋友,緩解高三的焦慮。
然后鼓勵她,讓她在面對家庭時,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他知道靈芝是東南市人,又涌出小心思,勸她報考中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