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張氏的說法,四斤面起碼能夠蒸出大約六斤半的饅頭來。饅頭也按張氏的做法,二兩一個,每個饅頭賣一文錢,那么四斤面大約可以賺十三文錢。
至于湯,一根大骨,一根白蘿卜,就可以熬一大鍋的湯。大骨頭可以反復熬煮,用大弘盛湯,每一碗也只賣一文錢。這樣一鍋湯賣下來,去除大骨、蘿卜和柴禾的成本,也能有十幾文錢的賺頭。
大骨酸菜湯也是一樣的。
“每天再賣一鍋稀飯,也是一文錢一碗?!边B蔓兒算了算又道。一文錢一碗的稀飯,其實就是賣一個熱乎勁和水份,將成本計算好,一鍋也能賺十文錢。
連蔓兒心里感嘆,這么幾文錢、幾文錢的賺,和暴利的距離何止十萬八千里。小生意不好做啊。他們這是靠勤勞吃飯、賺錢。
一家人頭挨著頭,核計了半天。蒸饅頭、煮湯和稀飯這些活計,都是他們每天做慣了的,開這個早點鋪子,他們能做的來,利潤他們也能接受,不,應該說是歡喜。
這件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爹、娘,我還有件事?!边B蔓兒想了想,又開口道
“還有啥事,說吧?!睆埵系?。
“除了三和面的饅頭和湯粥,咱每天再賣一籠屜包子咋樣?”連蔓兒道。
“賣包子?”
“娘,你還記得不,秋天那時候,姥姥和姥爺來看咱,都夸咱家的包子好吃。娘,你不也說,比鎮(zhèn)上陳記的肉丸包子還好吃?!边B蔓兒道。
“我記的?!睆埵宵c頭,“蔓兒,你是說,咱做那個灌湯包賣?”
“對?!边B蔓兒點頭,灌湯包這個詞,是她說給張氏聽的。
剛才的那些吃食,是實惠的,針對的目標客戶群是第二類人。至于第一類人群,起碼目前來說,連蔓兒不認為他們有實力能競爭過鎮(zhèn)上那些多年的老鋪子。不過,他們也有優(yōu)勢,他們的位置好,更靠近工程所在的大前山。
那么第一類人群,每天路過他們這里,也可以成為他們潛在的客戶。連蔓兒自認為她做的灌湯包,還是有競爭力的。
“這個灌湯包,咱就比照陳記家的肉丸包子賣,每個兩文錢?!边B蔓兒道,算起來,她家的灌湯包不過是多了一道加入皮凍的工序,成本上并不比陳記的肉丸包子高,賣和陳記一樣的價錢,比陳記的好吃,那么既能吸引到客人,也能賺到錢。
灌湯包的利潤,要比三和面饅頭、大骨湯和稀飯的要高。
只是要創(chuàng)出口碑,招攬到大量的食客,是需要時間的,所以連蔓兒一開始只打算做一籠屜這樣的包子。
一家人又商量了一番,最后一致通過了連蔓兒的建議。
“咱這早點鋪子,選哪天開業(yè)的好?”連守信問。
“越早越好,明天就開才好那?!毙∑叩?。在他看來,早一天開業(yè),就早一天賺錢。
“早點鋪子和咱原來的酸菜作坊不一樣,這開張的日子得找人算算,挑個吉慶的日子。”連守信道。
連蔓兒也想早點鋪子早些開張,但是她也明白,不只是這個時代,就是她前世那個年代,店鋪開張也是講究選個良辰吉日。
“明天開業(yè)太急了,咱還有好多東西要買?!边B蔓兒道。比如說先得去鎮(zhèn)上,跟張屠夫訂好每天需要的豬骨頭和豬肉,還得去糧店買米買面,酸菜和白菜家里還有一些,暫時不用買。
“店里的桌子、凳子、碗筷什么的,這也得置辦吧?!边B蔓兒道,“還有咱這店開在哪”
土地廟周圍的位置是最好的,只是那附近并沒有合適房屋,如果為了開店建房,用的時間就太長了。
“米面那些是要買。”連守信的臉上露出笑容,“剛才我和你娘不是去廟頭看過了嗎,這開店的房子,我和你娘已經(jīng)選好了。”
“你到我家來是客,還是給我吧?!边B葉兒的聲音在院子里響了起來。
********
二更,求粉紅。
重生小地主171_第一百七十一章小飯館更新完畢!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