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好好過節(jié),那自然是好吃的好玩的一大堆,連蔓兒、連枝兒、五郎和小七幾個自然沒有異議。
不過自家吃的玩的,暫時還要放到后頭,首先要準備的是節(jié)禮。
連蔓兒家現(xiàn)在交往的,應(yīng)該送節(jié)禮的人家只有兩家。
“他姥爺那,過節(jié)咱該給送點啥?”連守信首先提道。張青山是長輩,而且特別惦記著他們家,連守信對老丈人是從心里感激的。
“給我姥爺家啊,那就實惠點吧。大米、白面咋樣?”連蔓兒就道。
莊戶人家,來往走禮,以實惠為主,這是實在的親戚。
“那就十斤大米、十斤白面吧。”張氏就道。
“再加兩包茶葉,就咱給魯先生買的那種茶葉,我看他姥爺挺愛喝的。另外,再加上兩壇酒吧,正好湊四樣?!边B守信就道,“咱這都忙,去人怕不行,還是讓人把禮給捎過去,咋樣?”
“行,都聽你的?!睆埵厦蜃煨Φ?。
“這是給我姥爺家的,那咱給我家興哥家,回啥禮?”連蔓兒坐在桌子旁邊,一邊拿筆在紙上記錄,一邊又問道。
“家興家這次送來的禮,比五月節(jié)的那次又厚了。我上次還跟家興他娘說了,節(jié)禮也就那么一回事,咱是實在的親戚,心意有了,比啥都強。”張氏輕輕嘆了口氣,說道。
雖是嘆氣,但是那神態(tài)和語氣,卻都是隱藏不住的歡喜。不為那些東西,而是為了那些東西背后,吳家對連枝兒,對這門親事的看重。
“娘,回禮!”看著張氏有些走神,連蔓兒笑著提醒道。
“對,回禮。”張氏思忖了一會,“枝兒那不是給家興做了兩雙鞋,一套衣裳嗎,這算一樣?!?
“再送兩個蹄膀?!边B守信就道。
“嗯,這又是一樣。”連蔓兒在紙上記錄,“我看武掌柜從縣城給咱捎的石榴挺好的,這也能算一樣。”
“對,石榴,這個好。”張氏笑著點頭,“另外,我再挑一籃子腌好的鴨蛋,家興那孩子,稀罕吃咱家腌的鴨蛋那?!?
連枝兒一直都沒說話,聽張氏說到這,就垂下頭去,臉色略有些發(fā)紅。
主要的兩家節(jié)禮定下來的,剩下的就是給鋪子里伙計們的福利。
“豬肉兩斤,月餅一斤,燒酒兩斤?!边B守信就道。
“爹,那燒酒也就老衛(wèi)稀罕。要不就這樣,燒酒和三尺毛青布,讓大家伙自己選?!边B蔓兒就道。
毛青布,對于莊戶人家,是極好的東西。三尺毛青布,可以給小孩子做件結(jié)實的褲褂,更可以給一家大小每人做一雙鞋子。
“行啊。蔓兒比我想的周到?!边B守信就笑道。
將這一切都商量妥了,最后,才是連蔓兒家自己過節(jié)的安排。
“鯉魚要買一條,要最大個的,咱家人多。五花肉要兩斤,做紅燒肉,排骨要”一家人你一我一語,連蔓兒記錄的單子越來越長。
“爹、娘,葉兒她們這一分家,啥也沒有。就他們?nèi)谌耍郯阉麄兌冀衼?,和咱一起過中秋節(jié)唄?!边B蔓兒一邊拿筆記錄著要買些什么東西,一邊就說道。
“這還用你說,早就這么打算的?!睆埵暇托Φ?。
“咱這個中秋,就在老宅那邊過吧?!边B守信猶豫了半晌,提議道。
張氏和幾個孩子先是沉默,然后就都點了頭。大家心里都清楚,這應(yīng)該是他們在老宅過的,最后一個節(jié)日。
因為正趕上秋收農(nóng)忙的緣故,莊戶人家的中秋,往往比其他的幾個節(jié)日過的要簡便v圓飯依舊是安排在晌午。
趙氏和連葉兒在外屋,跟著連蔓兒她們一起忙活做菜。幾個人都是腳步輕快,時不時地就爆發(fā)出一陣歡笑。
糖醋鯉魚、蘑菇紅燒肉大大小小的盤碗擺了整整的一張桌子,連蔓兒還親自下廚,做了一道拔絲地瓜。
兩家人在桌邊坐下,每個人面前都放了一個小小的酒盅。連蔓兒拿著白酒壇,連葉兒拿著葡萄酒壇,挨個地倒酒。
“今天,咱大家伙,都得喝上一盅?!?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