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官吏簇擁這那欽差和沈六走上紅氈,都在香案前站定了。最前面站的是沈六,其后中官吏紛紛按照品級排列。
再之后,就是連守信帶領這張氏、連蔓兒、連枝兒、五郎和小七。
然后,才是王舉人、王幼恒、里正、住持、連守禮一家三口,以及吳家父子等與連蔓兒家交好的人家。
最后,便是所有村中的百姓了。
那穿孔雀補服的欽差就走到前面,有人唱了一聲“跪”,包括沈六在內,眾人就都紛紛跪倒,聽那欽差宣讀旨意。
那圣旨駢四儷六,連蔓兒只聽得個大概,不過,最重要的部分她聽懂了。
“連守信有功于社稷賜黃金百兩,免除丁、稅十年,另賜牌樓一座,責令遼東府督造”
“蔓兒,那圣旨啥說啥?”張氏就在連蔓兒的旁邊,她心急,低低的聲音問連蔓兒。
“皇上家賞給咱們一百兩金子,咱家以后十年,不用服勞役,還啥稅也不用交。還讓遼東府給咱修一座牌樓。”連蔓兒也低低的聲音告訴張氏。
“哎呦?!睆埵舷驳?,一把攥住了連蔓兒的手,說不出話來。
一百兩金子,那就相當于是一千兩銀子。這一筆錢,即便是買她家那些玉米種子,也綽綽有余。另外十年不用服勞役、交賦稅,也能讓她家省下一大筆的錢,關鍵還是省心。而最后那御賜的牌樓,更是為她家的功績立了一座碑。
有御賜的牌樓,她連家就會成為一個超然的存在。即便不說見官大三級,那效果也差不多。
連蔓兒心里想的高興,連前面的官吏叫起來也沒聽見,還是張氏將她拉了起來。
這個時候,連蔓兒自是不會想到,以后,御賜的牌樓建好之后,她們這一家,在遠近眾人的嘴里,就變成了御賜牌樓連家。而許多年之后,御賜牌樓連家在眾人的嘴里,簡化成了牌樓連家,而那個時候,連家已經(jīng)成了遼東府最有名的名門望族之一。
圣旨宣讀完了,沈六就讓遼東府的知府陪同宣旨的欽差先回去,然后王舉人、里正也帶著眾村民紛紛散去。
沈六沒有急著走,而是被連守信請進新屋子的正廳,連蔓兒忙沏了熱茶送上來。
鐘管事帶著遼東府管工程的官吏,拿著牌樓的圖紙,正在外面四處查勘,選擇修建牌樓的地點。
御賜的百兩黃金,都用大紅的綢子蓋著,堆在正廳上。
“怎么不掀開看看?!鄙蛄舆^連蔓兒送上來的熱茶,只稍微抿了一口,目光四下打量了一番,就落在那御賜的黃金上。
連蔓兒正巴不得他這樣說,就忙走過去,和五郎一人抓住綢布的一個角,將紅綢揭了開來。綢布下面,大錠大錠的金元寶整整齊齊地堆放著,那金色的光芒真是又溫暖、又耀眼、又美麗。
若不是顧忌到沈六還在場,連蔓兒就想撲到金子堆上,打一個滾。
許是她的表情太過明顯,沈六竟噗的一聲笑出了聲。
連蔓兒趕緊摸了摸自己的臉。
“可還滿意?”沈六很快端正了臉色,仿佛剛才笑的那個人,根本就不是他。
“多謝六爺。”連蔓兒笑著沖沈六福了一福。
“萬歲賞下的東西,你謝我做什么?”沈六的目光在連蔓兒臉上一溜,故意問。
“當然也是感激萬歲爺?shù)?。不過,若是沒有六爺?shù)拿?,我們也得不到萬歲爺?shù)馁p賜?!边B蔓兒就道。
皇帝能賜下這樣的重賞,那肯定是沈六在奏折上對連家的功勞下了重筆。
“這是你們該得的?!鄙蛄偷?,“這百兩黃金,可不是白給你們。是萬歲爺,買下了那些玉米?!?
“哦,知道了?!边B蔓兒點頭,表示她明白了,沈六不會再為那一萬多斤的玉米再付錢了。不過,有這百兩黃金,也足夠了。
除了錢之外,免除丁、稅也是實惠,而最寶貴的,還是那座御賜的牌樓。
“六爺,就算沒有這百兩黃金,就算不免丁、稅,有那座牌樓,也就值了?!边B蔓兒就道,“六爺,推廣玉米要用銀錢不,要是銀錢不湊手,這金子,就都給六爺拿去用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