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幾個,都是在這屋子里落生的”
新婚的喜悅,然后是幾個孩子呱呱落地,從一點點的小肉團子慢慢長大,從牙牙學(xué)語到能說能笑,這些都曾經(jīng)帶給連守信無窮的樂趣。
想到這些,連守信對這里的感情,就不難理解了。
看過了西廂房,又看東廂房。
東廂房里,鴉雀無聲。雖然住著人,可卻冷冷清清地,跟沒住人似地。連芽兒如今就住在上房,六郎倒是每晚都回來,不過白天的時候都是去連守信那邊。
東廂房常住的,只有連守義和何氏。
“人那?”連守信就問。
“二叔不著家,二嬸一早上出去,也不知道串哪去了?!边B繼祖就答道。
連守信聽了,就不說話了。
再往上走,就到了上房的門外。
連芽兒正端著一瓢雞食在喂雞。上房不僅養(yǎng)了三頭肥豬,還養(yǎng)了一群雞鴨。這些東西,自然都是周氏在掌管著。
不管連守仁和連繼祖怎樣,有周氏,有蔣氏,上房好歹是個正經(jīng)過日子的人家。
連守義和何氏分出去單獨過日子之后,何氏也曾心血來潮地養(yǎng)了一群小雞仔。在何氏看來,養(yǎng)雞比種地輕松,也比種地的收益快。只要養(yǎng)幾個月,雞就能下蛋,就能有雞蛋吃。等養(yǎng)到過年,還可以殺了吃到香噴噴的雞肉。
一開始,何氏很是熱情高漲,不過,養(yǎng)雞畢竟也是瑣碎勞累的,沒過多久,何氏就懈怠了。她又不精心,小雞仔一只只的死了,她就更灰心了。最后活下來的總共也沒幾只,這幾只,也沒等養(yǎng)到能下蛋,就被嘴饞的連守義給殺來吃肉了。
那之后,這兩口子就再沒養(yǎng)過雞鴨。
至于豬,兩口子都知道豬不好養(yǎng),一來本錢大,二來豬吃的多,喂豬比養(yǎng)雞更勞累,這兩口子就誰喂豬這個問題沒能達(dá)成一致,最后干脆就不養(yǎng)了,因此,屬于他們的那個豬圈,就一直空到現(xiàn)在。
連芽兒看見連守信、連蔓兒和五郎來了,不知道先叫人,而是扭頭朝著上房喊周氏。
“奶,我四叔來了?!?
之后,連芽兒才又扭回頭來,站在那,怯生生地叫四叔,叫哥和姐。
上房里的人已經(jīng)聽到動靜,連守仁、蔣氏帶著大妞妞急忙忙地出來,將連守信、五郎和連蔓兒迎進了屋子里。
周氏依舊盤腿在炕上坐著,沒有下地。只不過臉色不再像過去那樣陰沉,而是因為連守信爺三個的到來,多了一分類似于期待的神色。
問候過周氏,大家落座。
周氏拿出早就準(zhǔn)備好的小坐褥,讓連蔓兒坐到炕上。五郎和連守信都在地下的椅子上坐了。
蔣氏端了些花生、瓜子和大棗上來,又給爺三個沏了熱茶。
連守信、五郎和連蔓兒就問一些周氏身體如何,吃些什么之類的家常,周氏也都答了,不再是過去那樣陰陽怪氣。
這兩年,周氏在對待連守信一家的態(tài)度上面,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進。當(dāng)著五郎和連蔓兒的面,周氏總是有些拘謹(jǐn),但卻能如平常人家一樣,好好地說上幾句家常話了。
說著話,連蔓兒幾個就等周氏提及正題。
“你三姨那邊,給你們送禮了吧?”
送上二更,求粉紅。(未完待續(xù)。。)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