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多沒信心啊。
張光一臉委屈的模樣,實在是陛下你提及的事情太匪夷所思了。
匈奴人來去如風,在野外作戰(zhàn),從來都是打得贏就上,打不贏就立刻撤退,根本抓不住匈奴人。
皇帝說匈奴人的三萬騎兵盡數(shù)覆滅,這不是造假嗎?
造假也太粗糙了。
兵部尚書龐玉京站出來,正色道:陛下,其實不怪張尚書懷疑,臣也懷疑。永興城一戰(zhàn),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正常的戰(zhàn)事,不可能有這樣的傷亡和俘虜比例。
其他文武百官,也紛紛表態(tài)。
都想著戰(zhàn)報的情況。
秦盛站在下方,心中既是激動,又有些失望。
他的兒子,在永興城一戰(zhàn)滅掉三萬匈奴精銳騎兵,立下蓋世大功,這是秦家的榮耀,稱得上祖墳冒煙了。
單是這一件大功,秦豹足以單開一頁族譜了。
偏偏,兒子和他不信了。
兒子和秦家不親了。
這就讓他的內心焦灼,尤其想到平日里,一些同僚對他的恭維,說他生了個好兒子,秦家一門雙侯,父子都得了皇帝器重,未來秦家前途無量。
這讓秦盛歡喜。
卻又失落。
不行,不能老是這樣,必須要改變和秦豹的關系。
可是想到秦豹的態(tài)度,秦盛又有些發(fā)怵,難不成真要讓吳氏下堂,或者是休妻嗎?
不合適!
秦盛心中煩躁起來,一時間也沒有聽清楚大殿中的議論。
宣武帝看著嘈雜的文武百官,心中很是自豪,可是他臉上神情,卻一臉黯然的模樣,嘆息道:說起來,也是皇家的丑事啊。
百官一聽,頓時噤聲。
一個個瞪大眼睛,很是好奇,卻又不敢再問了。
宣武帝繼續(xù)道:之前忠王主動去巡視北境,朕因為擔心忠王的安全,才派了秦豹跟著去。
沒想到,忠王勾結了匈奴大單于烏都,要引烏都來攻打涼國,要借此造反。
秦豹發(fā)現(xiàn)了,才能將計就計,引誘烏都的大軍進入永興城,埋伏了烏都的大軍。
這才是取勝的根本。
沒有忠王去做內應,這一戰(zhàn)就贏不了。
宣武帝嘆息道:我涼國贏了這一戰(zhàn),朕本應該很高興??墒?忠王卻背叛了大涼,喪盡了涼國皇室的威嚴,讓皇家威嚴喪盡,朕慚愧??!
此話一出,殿內又是一片嘩然。
今天的大八卦太多了。
先是匈奴人三萬人覆滅,又是忠王勾結匈奴,忠王勾結的事情應該屬實??墒?皇帝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推波助瀾?
將計就計?
朝臣各有所思,卻都挑不出刺來,因為一切都是忠王的自作孽。沒有忠王踏出勾結匈奴的這一步,一切的計劃就無法實施。
張光又在此時站出來,高聲道:陛下,忠王身為涼國皇族,明明得了陛下的器重,卻勾結匈奴造反,罪大惡極,必須處置。臣請求陛下,處死忠王以儆效尤。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