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太子陷入沉默,仔細(xì)思考秦豹的話。
自己強大,才能不懼任何挑戰(zhàn)。
怕這,怕那,是軟弱無能的表現(xiàn)。這樣的人,注定只能守城,絕對無法東出爭霸入主中原。
太子一直在宣武帝的身邊,受宣武帝的影響,也想著涼國東出,要掀翻腐朽的周朝,要取得勝利。
最主要是開邊互市的利益很大。
搞成了,就有無窮好處。
太子思考后道:我們?nèi)ヒ姳菹?向陛下匯報開邊互市的情形,你再親自闡述利弊。
秦豹驚訝道:不再考慮考慮,把各方面考慮周全再稟報嗎?
不考慮!
太子搖頭道:既然有了這個想法,就要行動。磨磨蹭蹭的,拖拖拉拉的,猴年馬月才能安排啊?更何況父皇考慮周全,他老人家也能給出建議。
秦豹也沒有再多說,起身跟著太子入宮。
兩人進(jìn)入章臺宮,宣武帝見兩人一起來,一副好奇神色:你們今天一起來,是有什么事情嗎?
的確有要事,向父皇稟報。
太子沒有隱瞞,說了他找秦豹商討開源求財?shù)氖虑?以及秦豹提及開邊互市的建議和試點。
全部的情況闡述完,太子鄭重道:兒臣覺得開邊互市,雖然有一定的風(fēng)險,卻值得試一試。一旦成了,好處是巨大的。
宣武帝捋著胡須,心中也思考著。
開邊互市!
這是涼國沒有過的事情。
從立國之初,涼國就防范西面的羌胡,防范北面的匈奴,更防備東面的周朝,所以對邊境的管控很嚴(yán)格。
邊境的控制,從來沒有松懈。
現(xiàn)在突然放開邊境的管控,恐怕會有大批的物資流出。
萬一對朝廷有影響呢?
利弊如何呢?
宣武帝心中快速思考,緩緩道:小秦提及的開邊互市,是要借此賺錢。
這是好處。
開邊互市的弊端,則是加劇物資流出,尤其頻繁來往,也容易讓邊境混入很多探子,增加邊境的管控難度。
之前朝廷管控了,都有很多的物資流出?,F(xiàn)在沒有管控,恐怕會泥沙俱下,鹽、鐵和茶等物資不受控制的流出。
朕認(rèn)為弊大于利啊。
宣武帝給出了他的判斷,問道:小秦,你覺得是否如此呢?
秦豹搖頭道:陛下,臣覺得不是這么回事兒。
宣武帝道:朕洗耳恭聽。
秦豹不疾不徐的解釋道:封鎖邊境,有很多的人走私鹽鐵,這是不受控制的。
陛下要徹查,也很難辦到。
因為一切都在暗中。
開邊互市后,這些走私的就難以為繼,因為一切擺在了臺面上。
互市的第一個好處,就是有利于朝廷對邊境的掌控。
第二個好處,互市開邊后,雙方的商人來往,商業(yè)興盛,朝廷收取的賦稅也更多。
第三個好處,很多生意不一定交給普通商人,朝廷也可以經(jīng)營啊。比如,朝廷直接官營銷售酒水,或者是銷售其他,能賺取無數(shù)的錢財。
第四,您說朝廷的鹽、鐵和茶不受控制,恰恰就錯了。
在邊境互市,哪些人可以賣哪些物資,且售賣的物資是什么商品,鐵器可以到哪種程度,是易脆的生鐵,還是堅韌的好鋼,都由我們說了算。
這個政策的實施,也賺錢。
比如說,你要專門來經(jīng)營酒水,必須有朝廷發(fā)放的許可證。這個許可證,就是朝廷要收取的錢。沒有許可證,就是非法銷售。
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夠銷售奢侈品,好的綾羅綢緞,好的香料茶葉,越是昂貴,越是高檔,反而最好售賣。
秦豹眼中帶著笑容,開口道:其實開邊互市,還有一個最大的優(yōu)勢。
宣武帝身體前傾,問道:什么優(yōu)勢?
腐化蠻夷貴族!
秦豹說出了六個字,沉聲道:不管是羌胡的貴族,亦或是匈奴貴族,缺少奢侈品,缺少亮麗的綾羅綢緞,缺少好的金銀瓷器。
讓他們享受,反而會瓦解斗志。
你越是壓著他們,他們反而越會南下。
普通匈奴人、羌胡人的死活,匈奴大單于和羌胡王會考慮嗎?
不會的!
秦豹沉聲道:高高在上的人,目光不會觸及底層,他們只會管自己的死活。
宣武帝眼中迸射出精光,贊嘆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小秦的分析很好,這是我涼國忽略的大問題。
秦豹正色道:陛下是支持了嗎?
宣武帝思索后道:剛才太子說,你們打算選擇永興城作為試點。要在永興城開邊互市,朕同意了。
秦豹開口道:只是要開邊互市,恐怕也不容易。朝廷中,必然有人要反對的。
太子若有所思,忽然道:先生的意思,朝中有走私的利益集團(tuán)?
肯定有代人。
秦豹回答道:能夠在地方走私,地方上肯定有利益集團(tuán),或大或小。
這些地方上大大小小的團(tuán)伙勾結(jié)在一起,在朝廷中就有代人。
之前,朝廷封鎖邊境,所謂的代人就是收點好處,給一些照拂,充當(dāng)保護(hù)傘。
什么都不做就有好處,誰不樂意呢?
現(xiàn)在朝廷突然要做出改變,這些人收了好處,肯定會跳出來反對。
秦豹笑道:這才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