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答恩情?
報答不報答的,他一點都不稀奇。
反倒是這些男人和曹青竹間的關(guān)系,讓秦豹有些疑惑。
換做有人借了他的錢,就算對方的家境不好,就算有好賭的爹患病的娘,他就算進了黑衣衛(wèi),也可以理直氣壯討債。
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
這些人卻直接饒了曹青竹,有些讓人想不通。
秦豹想不通,也沒有深究,不管對方是什么身份,只要和他沒關(guān)系,不來招惹他,秦豹也就不愿意去管。
秦豹吩咐道:不必管了,去休息吧。
裴沖行了一禮就離開。
秦豹又梳理了開邊互市的事情,才早早休息。
翌日,清晨。
秦豹從一柱擎天中醒過來,看著未曾開鋒的大擺錘很滿意。洗漱后吃過早飯,穿著正三品的官袍一路來到皇城門口等待。
文武官員都到了,在各自的位置排隊。
秦豹等待著的時候,康王湊上來,笑著道:姐夫。
秦豹行禮道:康王殿下。
康王擺手道:都是自家人,不用這么客氣。姐夫喊我一聲名字,或者是喊老三都行。
秦豹說道:禮不可廢。
康王哈哈一笑掩飾了尷尬,搖頭道:你們這些讀書人,就是講究。罷了,隨你吧。
秦豹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什么,反倒是康王嘻嘻哈哈的說著話,說大朝會無聊,說這些上奏的事情都無關(guān)痛癢。
秦豹沒有表態(tài)。
在官場混,謹慎行很重要。
尤其和一個不熟悉的王爺,就更不能隨意表態(tài)。
沒過多久,宮中傳來一聲喊話:文武百官覲見!
一聲令下,太子和各部尚書率先往前走,秦豹也跟了上去,跟著眾人來到太極殿參加大朝會。
今天的大朝會,文武百官都在。
之前,秦豹是正五品的文淵閣大學士,身份普通,站在人群中不顯眼。今天,他已經(jīng)是正三品的章臺宮大學士,自然更靠前。
秦豹站在人群中,見宣武帝登殿后,就陸陸續(xù)續(xù)的有官員上奏稟報情況。
大會開小事,小會辦大事,這樣的大朝會,其實很多事兒都雞毛蒜皮,聽得讓人打瞌睡。
秦豹沒有急著去奏報,看著朝廷中的人上奏折。小半個時辰后,密集的奏報才停止,也沒什么人站出來了。
秦豹手持笏板站出來,拱手道:陛下,臣有本奏。
宣武帝問道:你要奏報什么呢?
秦豹擲地有聲道:目前朝廷的財政匱乏,如果長時間沒有足夠的錢財,勢必導致涼國的發(fā)展后繼乏力,軍隊不振。
進一步,影響大涼國的大業(yè)。
為了解決朝廷財政上的困難,臣建議在邊境開邊互市,和西域以及北方各地互通有無。
有互市的效益,一定能改善朝廷的財政問題。
嘩?。?
大殿中,立刻響徹一片。
許多人議論開了,開邊互市在涼國是沒有的。
自涼國太祖之后,就從來沒有互市的情況。每一朝都加強邊境的封鎖,打壓外族蠻夷,避免外族蠻夷入侵涼國。
這是祖宗之法。
秦豹的話說出來,立刻引起了震動。
禮部尚書顏正卿皺著眉頭,沉聲道:秦大學士,你有才華有能力,老夫是很欣賞的。可是祖宗之法,不能隨意變更。開邊互市,老夫不贊同。
吏部侍郎彭源站出來,旗幟鮮明反對道:陛下,封鎖邊境的國策好好的,既沒有影響朝廷,也遏制了邊境蠻夷。
突然間開放邊境的互市,涼國的武器和糧食,都會流入羌胡和匈奴。
這是不可取的。
開邊互市,看似收取了一點點的賦稅,卻葬送無數(shù)的利益。為了收取一點蠅頭小利,反而壯大敵人,是弊大于利,是非常不合適的。
臣反對這樣的策略。
彭源高聲道:臣也贊同顏尚書的話,祖宗之法不可變。
隨著顏正卿和彭源的表態(tài),越來越多的人表態(tài),一個個氣勢洶洶,指責秦豹要滅掉涼國,指責秦豹是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張光和孫敬這兩個人卻沒有表態(tài)。
太子也沒說話。
康王一向不涉及政務(wù),今天卻站出來,肅然說道:父皇,兒臣贊同秦大學士的建議。
宣武帝眉頭上揚,問道:為什么呢?
康王說道:兒臣認為秦大學士的建議,是為了涼國著想,軍中缺錢,士兵沒有精良的裝備,如果改革成功,軍中將士沒有后顧之憂,軍隊戰(zhàn)斗力提升,涼國也更強。
宣武帝捋著胡須,似乎有些意動。
顏正卿連忙道:陛下,祖宗之法更改,會引起巨大震動的。
彭源及其他的官員,有的是固執(zhí)遵從祖宗之法,有的是不愿意利益受損的。
很多人都在表態(tài)反對。
宣武帝不疾不徐道:秦豹,你提出的開邊互市,你怎么看呢?
秦豹說道:涼國一直在邊陲,不是中原正統(tǒng),這是祖宗傳下來的。難道我們也要遵守祖宗之法,要一直守在這里,不能去開疆拓土嗎?
祖宗之法,是涼國建立時期的規(guī)矩,適合的是那時候的情況。
現(xiàn)在是大爭之世,格局又變了。
抱著昔日的規(guī)矩不改變,涼國談什么東出,談什么能崛起呢?
臣認為做事,不應(yīng)該拘泥于條條框框,要因時而變,要因地制宜。
一番話后,秦豹高聲道: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涼國要崛起,就必須做出相應(yīng)的調(diào)整,才能應(yīng)對大爭之世,才能東出爭霸,請陛下明鑒。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