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一拍額頭,笑道:“看我,忘記和您說了?!?
隨著他的話,唐紹儀漸漸了解了。陳浩輝雖然潛伏結束回國,但針對日本的潛伏并沒有結束,反而由于控制了金九這些朝鮮人,通過朝鮮和自己這邊安排再次安插不少間諜。這些人平時主要負責收集各類民間和軍事情報,黃海沖突后其中部分被激活,投入到了這場亞洲主導者的競爭中。
上次陳浩輝他們的行動堪稱情報經典戰(zhàn)術,所以唐紹儀大致了解后也對情報部的工作很好奇,問道:“這么說,辰華是準備發(fā)動情報員對日本后方進行破壞?”
陳浩輝呵呵一笑:“總理把我們看得太厲害了,510事件后日本情報部就懷疑是我們下黑手,所以請出了閑賦在家的福島安正,經他的捏合日本情報效率上升很多,這次用運送貴金屬的機會我們就抓獲數百潛伏和被收買的人,好幾位還是當地的頭面人物?!?
“那你們這次準備怎么辦?”唐紹儀問道。
方瑞拿出一疊厚厚的資料,遞給唐紹儀說道:“這是最近幾年日本國內的一些基本情況,總理您看看,發(fā)現什么蹊蹺了嗎?”
唐紹儀接過資料,一邊看一邊對情報部門贊不絕口。這份資料并沒什么特殊,主要記載的也是民生問題,但內容之詳細簡直就像是日本政府自己的統(tǒng)計。從資料看,日本國內的封建壓迫現象極為嚴重,尤其是財閥和地主的苛刻比民國厲害數倍。比如土地問題上,一半以上的日本農民是沒有土地的。這個比例比1911年前的中國高很多。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成為日本農村階級對立的一個尖銳矛盾。日本地主向農民征收地租時還采用最落后的實物地租形式。不論豐年或歉收,農民要把全年收獲的一半甚至7成都交給地主。而且因為日本不重視或者說技術不足,導致全國上下到現在都沒有一家肥料廠,相反漢陽自1912年從德國換到合成氨技術后,就一直苦心研究國產化。并與1917年首次建成第一套國產50萬噸級合成氨設備。截至去年,全國化肥廠數量已經增加到7家,全年化肥產量達到300萬噸。各類拖拉機的保有量也從1911年的7輛增加到目前的6500輛。而日本卻只有可憐的172輛,正因為不重視或者技術落后,導致日本農業(yè)生產力得不到發(fā)展。尤其在丟了東北后,國家糧食嚴重不足使得國民長期掙扎于饑餓線上。
歐戰(zhàn)爆發(fā)后,歐洲對商品的需求達到了天文數字,日本雖苦于原材料不足,但代加工和造船業(yè)卻因為英國的支持獲得了不小收益,工人數量從1911年的80萬增加到目前的110萬,各家工廠財閥也賺的盆滿缽滿。但這種財富賺的也很辛苦,因為代加工本身利潤薄等問題,所以工廠對工人的壓榨簡直到了極點!工廠主為了留住工人,甚至采用奴工制和包工制。也就是將工人騙來后關上大門就禁止離開,日夜加班輪流休息。對農工的壓榨使得日本社會結構出現了非常大的問題,只不過是被壓制還沒爆發(fā)出來。,
資料看完后唐紹儀也覺得觸目心驚。何止是他,其實此刻真正了解日本的國人又有多少呢?長門級戰(zhàn)列艦的鮮亮外衣背后,是以百萬計被壓榨的工人和農民!不過他還是有些奇怪。資料上雖然說日本國內矛盾非常嚴重,但日本天皇在國內的影響力非常大,財閥政治也深入人心,民族單一且長期被奴役導致成為習慣,所以想從外部破壞還是很有難度的。
不過陳浩輝和方瑞卻明顯胸有成竹,后者指著一組數據提醒道:“總理看這里。這是日本工人工資的一份數據。日本國內工人工作時間普遍在12到14小時,比我國的10小時要高。但工資卻非常微薄,以去年的紡織工為例,女工日工資只有4角8分,男工也不過9角2分,且工資中的2成要被各種各樣的懲罰克扣掉?!?
唐紹儀掐著手指算完后,狐疑道:“女工每天4角8分,一月下來就是14日元,扣除2成的話是11日元。上次戰(zhàn)后日元貶值,按照匯率算大概是我國的10民元左右......這個不是和我們一些工廠差不多嘛?”
楊秋忍不住笑了起來:“的確和我國民間差些的工廠差不多,可有件事總理您忘了。日本工人每天要工作14小時,我國卻已經立法最長10小時工作制。此外還有一點最重要,我國目前的米價是每升大米1角錢,日本......每升是4角錢!就是說,吃得差些的話,我國女工干一天可以養(yǎng)活4個人,而日本卻只能買一升米!僅僅夠養(yǎng)活自己......?!?
方瑞接口道:“按照這次日本聯合艦隊出動的規(guī)模算,將至少消耗30萬噸威爾士白煤!10萬噸重油!但截至去年日本全國石油貯備只有20萬噸,白煤不足50萬,所以兩個月后他們就要面臨燃料不足的問題。陸軍不好受,想要同時守住朝鮮和臺灣,至少需要再動員30萬軍隊,這樣算來需要養(yǎng)活的軍人至少在80萬左右!根據這個比例......我們認為,日本米價很可能將在最近暴漲到每升6角甚至1元!”
嘶......!
陳浩輝剛說完,唐紹儀都倒吸口冷氣。如果米價暴漲到6角錢,恐怕日本國內很多人連飯都吃不上了!要是漲到1元......那幾乎就是要了日本老命。方瑞見狀卻沒任何表情,淡淡道:“白玉堂已經帶潛艇出發(fā)了,吳銳正在金九那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暫時耗一段時間,時間一長日本國內壓力就會放大。到時候就能煽動在日本的朝鮮人找米價的借口亂一下。我們預測,如果順利,糧食問題會在短時間席卷全日本?!?
“好!這個辦法好!”唐紹儀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來:“之前我還在想,現在這個天氣三個月恐怕打不完,但有了這個辦法卻能省很多了。只要逼得日本國內糧食緊張出現騷亂,他們的前線將士就肯定無心再打。我倒要看看牧野伸顯和田中首相還有什么轍。”
“不!總理錯了,我們這次可不僅僅是為緩解前線壓力?!标惡戚x看一眼端起茶杯面帶微笑的楊秋,再看看驚愕的唐紹儀。嘴角慢慢勾了起來:“最終目的......是要在日本農民中間豎立起程城老師的名聲?!?
“程城?程城法案!”唐紹儀跳了起來,看向楊秋的目光也變了:“辰華,你準備......向日本輸出國社?”
“我向伯納德和英國政府許諾了。我們不需要殖民地也不會向外擴張,但......政黨是沒有國界的?!睏钋稂c點頭,凝視唐紹儀的目光深邃而遙遠,緩緩向茶杯放在了桌上。,
轟隆隆......。
茶杯放穩(wěn)的同時,朝鮮平安北道龜城上空籠罩許久的壓抑和沉寂終于被打破。來自第8步兵師26旅炮兵團的12門m1917法制施耐德155mm榴彈炮和24門國產105mm野戰(zhàn)榴彈炮鳴響了國防軍進攻朝鮮的序幕。
時隔五年老對手重逢后,卻是完全不對稱的火力強度。
陸軍出生的楊秋在海軍上一籌莫展,但在陸軍建設上卻從不放松。經歷四年歐戰(zhàn)和巴黎和會上的鯨吞,國防軍終于完成炮兵編制改造,全軍除固定防御點和儲備外正式淘汰57mm、75mm、122mm這些口徑,70mm步兵炮和60mm迫擊炮成為營連級火力。80mm、120mm迫擊炮和研制中的85mm榴彈炮成為旅團級火力,而師級火力則由160mm迫擊炮和105mm,155mm(還有部分150mm存在)榴彈炮組成,全軍114個旅屬炮兵團、66個師級加農重炮團(遠程加農炮)、20個獨立炮兵團(要塞或機動)、24個鐵道炮兵營編制也與年初完成。
爆炸掀開冰層,卷起雪花。凍得的土地都無法抗衡炮彈。尤其是155mm重炮更是威力駭人,每次落下都能砸開一個大大彈坑。經歷過西線大炮兵考驗的國防軍炮手們用歐洲式的炮火擠壓戰(zhàn)術讓敵人戰(zhàn)栗顫抖。大炮將日軍壓在冰冷的泥地里抬不起頭,沒等熬過炮火覆蓋,來自1旅的14輛t1型(一戰(zhàn)的ft-17)坦克噴著黑煙就出現在視野中。
“跟上......注意你們的腳步!躲在坦克避彈區(qū)不要離開。左右,小心左右的伏擊!不要讓敵人靠近坦克50米!”
坦克的后面,杜子山戴著頭盔。披著潔白的偽裝斗篷,高舉心愛的美國產m1912霰彈槍不斷呼喊提醒士兵注意隊形,偶然間露出的臂章告訴大家他現在已經是一位連長。這位在西線血雨中鏖戰(zhàn)了兩年,參加過百日攻勢和震驚世界的“瑞尼韋爾龍哮”戰(zhàn)役,和戰(zhàn)友一起得到法國榮譽騎士軍團勛章,國防軍陸軍二級勛章,歐戰(zhàn)老兵勛章的老兵帶著渾身榮耀和獎金回家后,發(fā)現全家已經移民到奉天,不僅買了500畝地,弟弟妹妹也跨上書包免費上學,于是左思右想選擇回到部隊。
因為功勛卓著他被分配到了國防軍赫赫王牌第一師,還因為熟悉裝甲步兵戰(zhàn)術被編入第1裝甲旅,成為13裝甲步兵團的一位連長。天寒地凍冰渣滿地,讓他仿佛回到了殘酷的西線,爆炸、火焰和穿梭的子彈不僅沒讓他們這些老兵害怕,反而有這種說不出來的興奮。
坦克上的14挺12.7毒牙重機槍肆虐橫掃,缺乏重裝備的日軍士兵只能徒勞的用步槍在坦克上打出無數白點,然后看人家繼續(xù)一點點靠近。幾十位日軍士兵組成敢死隊,抱著手榴彈準備實施肉彈突擊,但才沖出陣地就被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打死。當坦克連終于抵達陣地不遠后,杜子山一馬率領大家沖出避彈區(qū),低著頭彎著腰如同一匹餓狼閃轉騰挪向前突擊?!皻⑺浪?,快殺死他!”一位日軍曹長指著他下令射擊,可與雪地融合成一色的白色斗篷連老兵都很難捕捉目標,況且日軍只要是一露頭就會遭到坦克機槍的點射打擊。
杜子山一個橫滾就沖入了日軍塹壕,手中的霰彈槍想也不想左右先各自猛轟一槍??膳碌卮筇柭箯椛㈤_后直接扎入幾個沖上來的日本兵身體里,他們連讓各國聞名喪膽的嚎叫都沒發(fā)出就渾身是血。隨著越來越多戰(zhàn)友沖入陣地向左右擴散,日軍完全擋不住霰彈槍和沖鋒槍組成的迅猛火力,只得丟棄這個山頭陣地向城內撤退。
望著撤退的日軍,杜子山用力撓撓頭。
怎么好像......日軍變弱了呢?
不是日軍變弱,而是國防軍自己完全變了。從1911年建軍時的幾十門小炮,到如今飛機、大炮、坦克、輕重機槍等等武器一應俱全,骨干老兵和軍官大部分也都經歷過最殘酷的歐戰(zhàn)鍛煉后,已經真正的成長起來。相反日軍雖然也吸收了不少中日戰(zhàn)爭時期的經驗教訓,可被海軍吞掉太多軍費后,已經完全追不上由裝甲和大炮兵組成的陸軍革命潮流,對國防軍的印象也還在五年前。
與龜城同時打響的還有宣川。為盡快打開局面,朝鮮方面軍司令秦章書一出手就是重錘打豆腐,用兩個重裝旅不說,還帶上了裝甲連和師屬重炮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攻兩地。只花了6個小時,日軍這兩個突前部就被擊破,15萬在安東和新義州待命多時的國防軍主力、6萬朝鮮獨立軍還有5萬余朝鮮民夫組成的主力大軍如同沖破柵欄的狼群。
歌聲嘹亮:“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