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趙嘯也不會讓蔡如意著手了。
姜憲寫了信回去,讓孟姑娘多注意蔡如意的動向。現(xiàn)在東西六宮,說到底還是在太皇太后的手里。
但她沒等到孟芳苓的回信,就收到了孟芳苓第二封來信。
她在信中擔心:“京城的糧價原本就打破了歷時最高價格,可糧食還一路攀升,達到了一個讓人嘖舌,一般的富商都吃不起的地步。韓同心想讓簡王力挺她做攝政的太后,可簡王卻覺得現(xiàn)在這樣也挺好,韓同心沒有能力當皇后。
朝同心氣得史牙徹齒,請了蔡定忠?guī)退f項。
汪幾道等人根本不搭理這件事。
簡王也很惱火。
姜憲知道后并沒有放在心上。
在她看來韓同心想攝政,有簡王和汪幾道壓著,是根本不可能的。
等到了六月底,孟芳苓又差人送了一封信過來,說是趙嘯的長子趙建童被封為三等侍衛(wèi),進宮給趙翌做了伴讀。
半個月之后,江南暴雨不斷,再次出現(xiàn)澇情。
楊俊和浙江總兵李道被彈劾。
八月初,兩人被罷官。
八月中旬,江南漕運河段多處被雨水沖垮,漕運停渡。
黃河關中河段根本就沒有修浚,如今遭運停渡,京城的糧食漲到三十兩銀子一斗。
很多干脆就舉家北遷或是南下。
古玩貶值。
很多江南的大商機趁機到京城收購古物珍玩。
董家也派了人來問姜憲,這件事做不做得?
姜憲笑道:“正當的生意,有什么做不得的?”
又不是與普通民眾爭利。
董家三爺高高興興地去了京城。
人在保寧就差人送了信回來,說京城有官員提出遷都南景。
姜憲的眼角忍不住跳了又跳,問奉命給她送信的董珊瑚:“這消息可靠嗎?”
董珊瑚遲疑道:“是我三叔從一個世交口中聽說的,他建議我們家與其這個時候在京城收古玩,不如南下買地,恐怕獲利更多!”
能和董家交往的,也都不是等閑的商賈。
這些人知道消息的重要性,通常都會花大力氣去打聽各種消息。就像董家一樣,會花很多的心思在李家身上一樣。
※
親們,第二更!
我準備努力寫出第三更……但有幾天沒有這樣努力地更新,感覺還是有點累,大家讓我適應一下,三更可能有點晚,親們別等,明天早上起來看吧!
等會改錯字哈~~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