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憲呵呵地笑,道:“所以我才會選李謙??!”
話雖如此,但她的頭腦這樣的靈活,白愫還是很佩服。
京城里,李謙正在和曹宣擬定北方幾省官員的名單。
“四品以下的官員最好別動。”李謙看著名冊慢條斯理地道,“四品以上的,除了我們剛才商量的人,其他的人想走就走好了!州縣的父母官,換換也好。有些人并不合適,只是那時候戰(zhàn)事頻繁,官員的任免還是以能辦事為主。”
曹宣點頭,道:“官員任免,品德第一。有些父母官的確是要換一換了。余下的幾個能吏,我想親自去拜訪拜訪。人怕對面嘛!”
李謙沉吟道:“有些太遠了……”
“想引得鳳凰來,就得種好桐梧樹?!辈苄Φ?,“這是百年大計,再不方便也不怕麻煩?!?
李謙想了想,道:“要不要誰和你一塊兒去?”
曹宣想了想,道:“那就讓左泉和我一起去吧!我看他為人老實,獨當(dāng)一面有些困難,可慢慢地教,行事雖不靈活可也不會出什么事。有些差事,正好需要他這樣的人。這次出去,就當(dāng)是讓他去見見世面了?!?
左泉留在京城,總不能等吃坐喝的什么事也不做吧?李家雖然養(yǎng)得起他,可他一個男子,長期賦閑在家,再好的人也會變得無精打采,說不定還會因為無聊空虛而染上一些惡習(xí)。
李謙向曹宣道謝。
曹宣笑著擺了擺手。
沒幾日,左泉就和曹宣出了京。
金陵那邊的公文也到了。
按照內(nèi)閣的意思,北邊四品以上的官員全都需要調(diào)整,很多在北方擔(dān)任地方官的官吏都平調(diào)到了江南各州縣做佐官,而三品以上的封疆大吏則直接由金陵那邊任免,十個官員里就有八個出身涇陽書院。
謝元希冷笑。
李謙早已預(yù)料到,只是沒有想到會讓涇陽書院的人占了上風(fēng)。
可見趙璽是真的失勢了。
他笑著對謝元希道:“這是人之常情,你也不用生氣。你這就去擬個折子,說太原、宣府、大同附近發(fā)現(xiàn)韃子的蹤影,地方官員的任免只能暫時放一放了。等明年春天再說?!?
謝元希猶豫道:“只怕金陵那邊未必會相信!”
李謙笑道:“要他們相信做什么?大家都知道這是借口。我們不接受這次官員的調(diào)整?!?
謝元希道:“那明年春天再拿什么做借口?”
李謙笑道:“承恩公已經(jīng)親自前往各州縣巡查官員的政績。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有人為官清廉,就有人貪墨受賄,殺上幾個人,那些摩拳擦掌準備到北方一展所學(xué)的學(xué)子士子們總會有人更珍惜性命。這就夠了?!?
謝元希兩眼發(fā)亮,覺得這倒是個好主意。
等到八月底,曹宣果然殺了幾個貪官,而且是先斬后奏!
趙嘯當(dāng)然很不高興。
趙璽卻哼哼嗯嗯地不吭聲,當(dāng)不知道這件事的。
趙嘯直皺眉。
他這段時間諸事不順。
李謙那邊不會順利是早就預(yù)料到的,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派去尋找趙翌當(dāng)初準備立為儲君的藩王的手下卻沒有尋到人,說是兩年前就奉李謙之命去了京城。
趙嘯勃然大怒,道:“沒有圣旨藩王不得離開封地,李謙這是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