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云的接見出征前的高層將領,這也算是一個傳統(tǒng)了,其中最為主要的用意自然就是給手下的這些將領們打氣加油,并許諾下高官厚祿,同時也得親自囑咐一些事情,避免這些將領在前線犯糊涂。
趙子棟乘坐專機抵達了伊朗阿巴斯港后,第七機動艦隊所轄的幾艘船只有些還在來的路上呢,所以他還要再等幾天,到了四月二號的時候,趙子棟才是率領第七機動艦隊離開波斯灣,然后沿著阿拉伯半島海岸南下,繞過了阿拉伯半島后就是進入了紅海。
而這個時候,他的第七機動艦隊已經(jīng)不僅僅只有中國海軍的船只了,同時還有大量英美海軍的軍艦,對于中國第七機動艦隊的動作,英美兩國海軍可謂是關注頻繁,自從趙子棟的第七機動艦隊出港后,就一直處于英美海軍的遠距離監(jiān)控之中,甚至不斷又不美國的艦載機抵近偵查,迫使第七機動艦隊出動了多次艦載機進行驅(qū)趕。
美國人的動作用意是非常簡單的,不是為了挑起軍事沖突增加摩擦,他們是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中國海軍各種情報,而有些情報不是地面上的軍事間諜能夠獲知的,比如說中國海軍的出動情況如何,對空預警能力如此,對海反潛能力如何,這些都是未知的,需要美國海軍一步一步的進行試探。
比如說己方的飛機飛行在五千米高空的話距離多遠會被中國海軍發(fā)現(xiàn),中國海軍的艦載機前來攔截需要多少分鐘,如果說是飛行在一千米的高度上,中國海軍的攔截戰(zhàn)斗機又會在什么時候來。又比如中國海軍的反潛能力怎么樣,他們的潛艇能夠在夜間突進多近的距離而不被發(fā)現(xiàn),這些也許現(xiàn)在說起來不重要,但是在戰(zhàn)爭時期這些信息都是極為寶貴的信息,如果現(xiàn)在美國人不知道,那么他們就需要在戰(zhàn)爭期間付出血的代價來獲知這些信息。
在阿拉伯海的時候還好點,但是到了紅海之后,由于海域狹小,英美海軍甚至是靠近了五六海里左右的距離靠近偵查,如果不是有中國海軍的驅(qū)逐艦擋著,恐怕他們就得直接靠近中國的航空母艦偵查了。
隨著海面越來越窄,蘇伊士運河也就在眼前了!
站在艦橋上的趙子棟看著兩岸,他用望遠鏡可以清晰的看見岸邊有著大口徑岸防炮正在對準了自己。
“這樣的一個要地,竟然讓英國人給占了!唉!”趙子棟有些感嘆,這蘇伊士運河被英美手里掌控著,就代表著只要他們愿意,就可以不讓中國海軍的一片舢板進入地中海。
這一次他的第七機動艦隊進入地中海,那也是有著中美聯(lián)合公約的存在才得以成行,不然的話英國根本就不會準許中國海軍越過蘇伊士運河。
而即便是讓中國海軍通過蘇伊士運河了,但是英美兩國海軍也是嚴正以待,不但派出大量船只沿途監(jiān)視,在空中時刻都有飛機進行監(jiān)視。
而第七機動艦隊也是被迫老老實實地在英國人的導航船只的引導下慢吞吞的通過蘇伊士運河。這倒不是說英國人故意刁難,而是經(jīng)歷了多年的北非戰(zhàn)爭,盡管軸心國軍隊從來都沒有打到蘇伊士運河這里來,但是軸心國的海軍和空軍還是對蘇伊士運河進行了布雷等手段,試圖封鎖蘇伊士運河,而英國人也是一直持續(xù)的進行排雷、清理巷道,以保障蘇伊士運河的通航能力,所以這幾年來雖然偶爾有些時間無法通航,但是大部分時間里蘇伊士運河還是保持了通暢,在這一點上可見英國人還是花費了不少功夫的。
現(xiàn)在蘇伊士運河里存在了不少水雷或者沉船之類的,所以沒有導航船只的話,還真的很難安全無事的通過。
提心吊膽的通過的蘇伊士運河后,趙子棟也是松了一大口氣,看著出海口那一片蔚藍無浪的海面,趙子棟深吸了口氣然后對著海面道:“地中海,我們來了!”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