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山在濟州以西,若走水路,不出一月就到了,但衛(wèi)旻說,水上行軍容易腹背受敵,濟州又是遼東封地,還是小心謹慎些好。于是繞開漓水,取道甘州,等看到雁山高聳起伏的山脊,已是五月炎夏了。
入山的路不好走,我下了馬車,與幾名醫(yī)女同行。她們中,年紀最小的才十六,年紀最大的,聽說家中已抱孫了。掌事的叫張繡,人稱繡姑,醫(yī)家出生,生的慈眉善眼,只長我三歲,早年嫁過人,可惜夫婿是個不省世的殺才,好逸貪賭,敗光家底后,欠下百余兩紋銀,于是偷了她的嫁妝,攜著家中小妾遠走高飛。繡姑痛定思痛,立誓此生都不再嫁人,后來戰(zhàn)事一起,她便從了父業(yè),投到軍中做醫(yī)女了。
五月山中林深草密,我閑來無事,向繡姑討教醫(yī)術(shù)。她是耐心,常從山道旁采了藥草教我辨認,可我生得嬌貴,炎炎烈日下難免分神,記住了藥名藥效,又忘了該如何入藥,久而久之,就有些自暴自棄。
一日午間,行隊在山間休整,我正欲將就手里的藥材配一個藥方給繡姑看,衛(wèi)旻過來道:“這幾日難為公主跟著大伙兒一起步行。”
我問,“衛(wèi)將軍這時候過來,可是要改道了?”
我們此去北漠,對外宣稱的目的地卻是淮安,打的就是在臨時改道的主意。
衛(wèi)旻點頭:“前方是一條狹道,叫作西林,長余二十里,兩面山勢極陡,這樣的地形,如果遇敵非常不妙,末將打算讓將士們略微休整一刻,簡單用過午膳,之后一鼓作氣,最好能趕在天黑前穿過這條狹道?!?
我抬目往山道望去:“這就是傳聞中的雁山西林道?慕央從前與我說,雁山西林道與淮安一樣皆是四通八達之地,可惜地勢險要,經(jīng)年來已少有人行走?!?
“是?!毙l(wèi)旻道,“出了西林道,往北走翻過岑嶺可直抵月涼山,往南走穿過小河洲,可到淮安北道峽口。慕將軍有一回在淮安駐軍,因急事要趕回京城,便取道北道峽口,轉(zhuǎn)至西林道,越甘州,入濟州,直抵迷津渡,在漓水乘船北上,前后快馬加鞭,僅用月余時日?!?
他說到這里,像是想起什么,道:“不過眼下平西攻取了岑嶺以西的明月關(guān),遠南占了京唐河道以北,小河洲以南的幾座城池,雁山也不算安全之地了。是以末將先前緩行軍,一直拖到五月中旬才趕到西林?!?
我聽他提及五月中旬,愣了一下,沒有應聲。
衛(wèi)旻像是怕我聽不明白,又解釋:“此前接到消息,遠南的世子大人正是五月中與桓國昭永公主大婚。末將想,遠南即便又攻取雁山之意,也不會挑在這個時候。而平西如果整軍從明月關(guān)來襲,煥王爺那頭聽到動靜,可以幫忙攔阻。因此這時候進山,是最穩(wěn)妥的。就是辛苦公主頂著烈日跟將士們一起趕路,等過了西林道,末將就吩咐人將拆了的馬車重新搭好?!?
這時,一名統(tǒng)領(lǐng)來報:“衛(wèi)將軍,前方山間好像有點不對勁,您過去看一看?”
衛(wèi)旻點了一下頭,一抬手,喊了聲:“十六,過來?!比缓箅S那名統(tǒng)領(lǐng)往山道上去了。
不一會兒,一個白膚秀眼,模樣機靈的小將士便捧著一簍剛蒸熱的小窩頭過來:“公主殿下,各位醫(yī)姑姐姐,這是今日的午膳?!?
將小窩頭往我們各人手里分了,又摘下背在背上的蒲扇,呼啦啦地給我扇起風來:“公主,衛(wèi)將軍說了,讓小的下午的行軍的時候跟著您,小的方才已細想過了,您若實在走累了,小的用木頭做個輦轎架子,抬著您走?!?
繡姑一聽這話就樂了,說:“十六,你巴結(jié)公主都巴結(jié)成這樣了,怎么不見你來巴結(jié)巴結(jié)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