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人雙指夾著一枚小雪錢,它在指尖一點(diǎn)一點(diǎn)消散。
他一步跨出南苑國京城,來到牯牛山遺址,悄無聲息,便是那個在此結(jié)茅修行的俞真意,都沒有察覺到絲毫異樣。
簡陋茅屋外,俞真意在月夜下負(fù)手而立,湖山派高手和幾位嫡傳弟子,都已經(jīng)被他敕令返回宗門,近期不準(zhǔn)拋頭露面。
這位貌若稚童的天下正道領(lǐng)袖,此時頭戴那頂銀色蓮花冠,這是兩人盟約之一,事成之后,丁嬰要拿出這頂?shù)拦诮o他,道冠名為“鉤沉”,是藕花福地歷史上最玄妙的法寶,沒有之一,除了能夠自主庇護(hù)戴冠之人的體魄、神魂,還能夠淬煉肉身、平靜心境,更重要一點(diǎn),是這頂?shù)拦?,可以幫助尋找到潛藏四方的謫仙人?
俞真意本就粗略掌握了仙人掌觀山河的神通,先前在牯牛山之巔,眺望南苑京師,丁嬰、陳平安和陸舫之流,在他眼中,就是最為光彩奪目的幾盞“燈火”,如今有了這頂?shù)拦冢缁⑻硪?,俞真意有九成把握,只要自己這次成功脫離圍剿,以后的天下,所有謫仙人都會寸步難行。
俞真意身邊懸停著那邊琉璃飛劍。
袖中還有一件剛剛到手的仙家重器。
那個斜背巨大金黃葫蘆的小道童,果然沒有食,不愿飛升,選擇走下城頭之人,都可以拿到一件法寶,俞真意就在被夷為平地的牯牛山遺址,找到了一部玉牒書,這是古代帝王君主祭天封禪的“告天之文”,只是文字古怪,不見四國記載,俞真意知道答案多半會在敬仰樓或是鏡心齋,這兩處對于天外天的謫仙人,了解最豐。
俞真意對于丁嬰的死,沒有什么感覺,更談不上傷感,最多就是惱火丁嬰的功虧一簣,使得他和湖山派的許多謀劃,要做出很大的改變。
你與天斗,我管世間。
這就是丁嬰和俞真意的默契,大道互補(bǔ),所以一正一邪的執(zhí)牛耳者,最有可能打生打死的兩大宗師,私底下選擇了結(jié)盟,設(shè)下了南苑之局。兩人區(qū)別,在于丁嬰想要?dú)⒌舫怂麄冎獾陌裆纤腥耍嵴嬉鈩t只針對那些謫仙人,周肥,童青青,馮青白,當(dāng)然還有最后出現(xiàn)的那個陳平安。
俞真意開始在月色下散步,一呼一吸皆是修行,這也是俞真意當(dāng)初以大毅力大魄力,舍了一身巔峰武學(xué)修為的根源所在。
修道一事,首重心性,這才是俞真意憧憬的風(fēng)景。武學(xué)的境界太低,一輩子在泥濘里打滾,那群江湖莽夫還渾然不知。程元山之流,貪得無厭,恨不得目之所及,皆是我囊中物。唐鐵意之流,貪戀沙場權(quán)勢,夢想著有朝一日坐擁江山美人,最好死后還能青史留名,卻不知不得長生,皆是虛妄。劉宗之流,只在力氣上鉆牛角尖,不值一提。
只是可惜了種秋。
這個生死之交的昔年朋友,畫地為牢,
俞真意行走方向隨意,步子大小也沒個定數(shù),小時與常人無異,大時一步飄出十?dāng)?shù)丈,但始終沒有在某個方向上走出去太遠(yuǎn),有些時候就沿著一條無形的大弧軌跡上,悠悠而行。
這幅場景,讓那些個帶兵駐守各個方向的南苑國功勛武將,一個個心驚膽戰(zhàn)。生怕自己倒了大霉,俞真意剛好從自己這個方向突圍,京城就這么近,轉(zhuǎn)頭即可見,這意味著皇帝陛下對這邊的動靜,盡收眼底,一旦俞真意打定主意在今夜破陣,誰敢怯戰(zhàn)避戰(zhàn)?
沒誰覺得將近萬余南苑京畿精銳,興師動眾地圍剿一個“稚童”,有什么滑稽可笑。
誰能想象兩位宗師之戰(zhàn),就能夠打得一座牯牛山都消失,他們這些只是精通戰(zhàn)陣技擊的血肉之軀,死在沙場爭鋒上,可以雖死無悔,那么死于這些神仙人物的彈指之間,一袖之下?可能連對方的影子都沒有見到,就死了,留下一大片一大片的累累尸骨,這他娘的算怎么個事?!
俞真意當(dāng)然不會在乎那些南苑國將士的所思所想。
他現(xiàn)在真正上心的存在,只有兩人,那個至今還沒有出手過的“童青青”,城頭之上,當(dāng)她從破碎鏡面中抽出那把劍后,俞真意都感受到了一絲危險(xiǎn)。
比她更讓俞真意忌憚的人物,當(dāng)然還是那個正面強(qiáng)殺丁老魔的陳平安。
俞真意不怕這大軍重重包圍,甚至不怕那個童青青的捉對廝殺。
唯獨(dú)陳平安,俞真意不敢掉以輕心。
至于為何陳平安不阻攔自己汲取此地靈氣,任由自己境界穩(wěn)步攀升,俞真意百思不得其解。
難道是與丁嬰一戰(zhàn),受傷太重,已是繡花枕頭?
所以陳平安在入城之時的停步,其實(shí)是在故弄玄虛,蒙蔽了城頭所有人?
俞真意停下腳步,望向京城那邊,月下的城池輪廓,他最終還是放棄了一探究竟的念頭。一旦陳平安與鏡心齋以及種秋聯(lián)手,才是真正的禍?zhǔn)?,到時候以唐鐵意和程元山的墻頭草性子,一定會見風(fēng)使舵,徹底倒向南苑國。
俞真意返回茅屋,伸出手,掌心輕輕在琉璃飛劍的劍身抹過。
他如今是可以做到御劍遠(yuǎn)游的仙人風(fēng)采,只是比起書籍上記載的真正逍遙游,差了太多,無法升空太高,也無法御風(fēng)太遠(yuǎn),實(shí)為憾事。
俞真意視線上移,看著那輪明月,終有一天,自己可以御劍在人間的頭頂,俯瞰山河,比我高者,唯有日月星辰。
俞真意猛然降低視線,京城那座尚未修繕完畢的殘破城頭上,看不清人物的相貌,但是俞真意眼中,出現(xiàn)了一團(tuán)明亮的光芒,極為礙眼。
俞真意冷笑道:“這就來了嗎?”
城頭上,有個背劍的年輕女冠,盤腿坐在一處箭跺上,一手端著個還熱氣騰騰的砂鍋,香氣彌漫,一手下筷如飛,一邊吃一邊念叨:“哎呦娘咧,這玩意兒真是好吃,就是實(shí)在太辣了些,不行不行,下次不能一口氣買兩碗了?!?
下邊城門,有數(shù)騎疾馳而出,傳遞皇帝陛下親自頒發(fā)的一道軍令。
御林軍和三支京畿駐軍,除了負(fù)責(zé)鎮(zhèn)守京城南門的那一支大軍,死守原地,其余各自撤離駐地,向后撤出二十里。
像是在給人騰地方。
給俞真意和城頭上這位容貌傾城的女冠。
埋頭狂吃,偶爾抬頭瞥幾眼牯牛山方向,俞真意如果這會兒腳底抹油,她可沒轍,追不上的。
將那只砂鍋放在身旁,一雙筷子輕輕擱放在砂鍋上邊,太平山女冠黃庭,站起身,拍了拍肚子,滿是后悔,“這一頓宵夜,吃得有點(diǎn)過分了啊,還不得胖了兩斤啊。唉,樊莞爾,飯碗?你是飯桶才對吧……”
等到開始三支南苑精銳開始緩緩轉(zhuǎn)移駐地。
女冠黃庭眼神鋒芒畢露,死死盯住俞真意那邊,抹了抹嘴,輕聲道:“估計(jì)打完這場架,就能瘦回來了?!?
————
在屋脊上大睡的陳平安,是給城外的巨大動靜給驚醒的,舉目遠(yuǎn)望南方,有兩抹璀璨劍光,交相輝映。
是俞真意的琉璃飛劍,和黃庭那把境中劍。
陳平安沒有返回住處去取長氣,而是從飛劍十五中取出一劍一刀,懸在腰間左右,原本屬于竇紫芝的長劍癡心,以及飛鷹堡世代相傳的那把狹刀停雪。
一掠而去,身影如飄渺云煙。
種秋早已站在城頭上,陳平安來到這位南苑國師身旁。
陳平安問道:“這就打起來了?”
種秋點(diǎn)頭道:“黃庭本就是你們家鄉(xiāng)那邊的修道中人,對于靈氣的感知,遠(yuǎn)超于我們?!?
陳平安說道:“她是覺得再給俞真意這么鯨吞靈氣,會打不過?”
種秋無奈道:“哪里,若是如此,黃庭早就出手了,按照她的說法,是故意等著俞真意吃飽了,她才出手,省得俞真意輸了有借口。”
陳平安實(shí)在無法理解那位太平山女冠的想法,生死廝殺,這么錙銖必較的事情,怎么到了她那邊,就會如此兒戲。
反觀陳平安自己,大街一戰(zhàn),從馬宣、琵琶女子、笑臉兒,一直在試探這座天下深淺的同時,還要一次次隱藏實(shí)力,再到算計(jì)鳥瞰峰陸舫,最后到種秋和丁嬰,哪一步不走得縝密謹(jǐn)慎,哪一拳不出得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
雖然不理解她的想法,但是陳平安心胸之間,還是有些佩服和羨慕那個黃庭,行走江湖,若是可以做到不論生死和結(jié)果,好像就該這么……不怕死。
陳平安跟種秋說了有關(guān)橋梁建造的書籍一事,種秋笑著答應(yīng)下來。
再就是關(guān)于那位琵琶女子和姓蔣的寒士書生一事。
對于一國國師而,尋找一位滯留京城、參加科舉的讀書人,一樣是小事,但是種秋卻沒有立即答應(yīng)下來,而是問了一句,“你確定要見那個書生?”
陳平安道:“見不見,到時候再說吧?!?
種秋這才點(diǎn)頭。
兩人一起望向牯牛山那邊,俞真意和黃庭,兩位穩(wěn)穩(wěn)占據(jù)天下前三甲的大宗師,打架聲勢越來越大。
往往一抹森森劍光,能夠長達(dá)十?dāng)?shù)丈,甚至是數(shù)十丈。
大概是覺得有陳平安和種秋并肩而立的地方,才是天底下最安全的地方。
皇后周姝真,太子殿下魏衍,還有公主魏真,以及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將軍,在御林侍衛(wèi)的嚴(yán)密護(hù)送下,登上城頭,直奔兩人而來。
周姝真自然不敢在種秋這邊擺架子,雙方不失禮儀地寒暄一番,魏真見到國師后,更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沒辦法,種秋是她的授業(yè)恩師之一,公主殿下生平第一次挨板子,也是拜國師所賜,當(dāng)時小姑娘哭得一臉鼻涕眼淚,找到了正在對弈的父皇和母后,一個說打得好,一個說打得輕了。在那之后,魏真就畏懼種國師如豺狼虎豹。
老將軍能夠與這三位天潢貴胄同行,想必是南苑國第一等煊赫顯貴的功勛老人,果然種秋見到他后,直呼其名地打招呼:“呂霄,你怎么來了?”
老將軍披掛一身甲胄,中氣十足,冷哼道:“外邊的京畿兵馬,大半是我調(diào)教出來的大好兒郎,我卸甲歸家咋了,沙場陷陣是不行,我承認(rèn),可一身調(diào)兵譴將的本事,我呂霄還沒丟!你們攔著不讓我出城也就罷了,難道還不許我目送他們一程?!”
老人一拍城頭,惱火道:“你們這些個飛來飛去的江湖宗師,怎么就不肯消停點(diǎn)?一場架接著一場架,打得吵死,大半個京城百姓都睡不好覺,尤其是那個穿白袍的什么謫仙人,給吹噓得神神道道的,什么丁老魔都是他的手下敗將,還長得俊俏非凡,害得我那倆孫子孫女,一個勁兒問我認(rèn)不認(rèn)識他,一個說要跟陳仙師拜師學(xué)藝,一個說要見識英雄豪杰,我認(rèn)識他個大爺啊,我要是見著了那個白袍子,一定指著他鼻子罵他個半死,別的不說,那名字取得真不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