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起來!”虞氏雙手用勁,也扶不起一個(gè)姜夫人。
姜夫人哭著搖頭,“你不答應(yīng)我,我不能起來,我死不足惜,我的阿璃得活著啊。”
虞氏無奈地嘆道:“你就是不求我,我也不會袖手旁觀,如今宮里還沒消息出來,你且稍放寬心,如若真是最壞的結(jié)果,我會想法子私下尋找你的女兒,我的話撂在這,你可以起來了嗎?”
姜夫人哭的聲更響了,“阿錦……”
沈桑寧和虞氏合力,將姜夫人扶著坐下,姜夫人憋住眼淚開始訴說,哀愁得像是交代遺。
“夫人,公爺和世子回來了。”鄒嬤嬤在門外道。
廳堂中三人齊刷刷地起身,最激動和緊張莫過于姜夫人。
門一開,穿著紫袍和紅袍的父子倆先后跨進(jìn)廳內(nèi)。
寧國公走在前頭,布滿歲月痕跡的老臉上透著沉重的憂慮,擋住了身后的人。
沈桑寧偏了偏頭,去看他身后的裴如衍。
最先開口的是姜夫人,“我家老爺也回家了嗎?”想著,她往前邁了兩步,“阿錦,我得回去了,你莫要忘了答應(yīng)我的事?!?
虞氏拉住姜夫人,問寧國公,“老爺,姜大人如何了?”
寧國公繃著臉道:“暫時(shí)還沒定罪,不過姜大人差點(diǎn)撞柱,被停職了?!?
此刻對姜夫人來說,停職算什么,“撞柱?!”姜夫人大驚失色。
寧國公點(diǎn)頭細(xì)說,話茬突然被裴如衍接了過去——
“姜夫人早些回去看著姜大人吧,讓他別再沖動,姜家還有轉(zhuǎn)機(jī)?!?
姜夫人忙點(diǎn)頭,是啊,本來抱著今天就會抄家的想法,跑過來托孤的,然而下了朝還沒有定罪,說明陛下還并不想治罪,這就是最大的轉(zhuǎn)機(jī)。
姜夫人拍拍虞氏的手,“阿錦,那我就先回去了,多謝你了。”
語罷,就急吼吼地朝外趕,虞氏擔(dān)心她腿軟,跟了兩步,但又急于問詳情,并未親自將人送出府外,而是讓侯在門外的鄒嬤嬤代為相送。
隨后轉(zhuǎn)身回來,朝兒子走去,“衍兒,陛下沒給你指派什么任務(wù)吧?”
裴如衍張嘴,這次卻被寧國公搶了話頭——
“怎么沒有,籌款和賑災(zāi),都被他承擔(dān)去了。”
語中,透著寧國公的焦躁和不滿。
“什么?”這回輪到虞氏站不穩(wěn)了,被沈桑寧扶著坐下,又站起來,“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揚(yáng)州現(xiàn)在指不定亂成什么樣,去賑災(zāi),會不會有危險(xiǎn)?籌款又是個(gè)得罪人的差事,到時(shí)候里外不是人。”
裴如衍沒有虞氏的焦慮,平淡地安撫道:“母親,我有分寸?!?
“不,你沒有,”虞氏很少會覺得他沒分寸,這算是一回,“你要是有分寸,不會去接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就算陛下要將這事交給你,你也是有機(jī)會拒絕的,你難不成是為了姜家?”
裴如衍搖頭,“不是?!?
寧國公重重呼出一口氣,端起下人遞上來的茶水,一口飲盡,重重放下,“生命危險(xiǎn)倒不至于,陛下會派親衛(wèi)保護(hù),只是得罪人是真的,陛下要二皇子出一百萬,還得衍兒去討。”
虞氏心里更慌了,啪地一下坐到椅子上。
寧國公夫婦倆各有各的愁,反觀兒子兒媳就平靜得多了。
沈桑寧得知姜家沒有定罪,懸著的心放下了,轉(zhuǎn)身走到門外與紫靈吩咐兩句話,才走回來。
彼時(shí),虞氏已經(jīng)接受了籌款的事實(shí),問道:“要籌多少銀子?”
裴如衍坐在左下首,“三百萬,除掉二皇子的一百萬,公主的二十萬,國庫的五十萬,還差一百三十萬。”
即便虞氏心有準(zhǔn)備,還是被嚇到了,“這么多?”于是神色愈發(fā)凝重。
寧國公讓鄒嬤嬤去把賬房喚來,想問家中還能拿多少錢。
賬房還沒來,虞氏眉頭就擰緊了,“難不成還要自家填補(bǔ)窟窿?哪有這樣的事。”
寧國公道:“實(shí)在不行,也沒別的辦法,這次陛下讓全臣捐款,大不了我們多出些。”
虞氏瞥他一眼,“你倒大方,你以為咱家有多少錢,還多出些?府里上上下下,哪樣不花錢。”
府里有多少錢,寧國公或許不太清楚,唯有虞氏和沈桑寧是門清的。
寧國公府上下開支龐大,府中光是小廝奴婢就養(yǎng)了上百人,若還要算上外頭的鋪?zhàn)忧f子,那更是不得了。
下人的開支都還算省的,最燒錢的,是主子們的吃穿用度和世家間人情往來,日常開銷的銀子與收租賺進(jìn)來的銀子幾乎維持收支平衡,剩下的不多。
今年田莊的農(nóng)產(chǎn)還不景氣,幾十畝地成了池塘了,所以全靠店鋪的收租,所幸國公府的鋪?zhàn)佣唷?
在保留日常開銷的情況下,能拿出來的現(xiàn)銀寥寥。
而裴如衍為何能省下十幾萬私房錢,那完全是虞氏的愛子之心,從他出生以來,不論是滿月酒還是生辰宴、狀元宴,甚至是婚宴,所收進(jìn)來的禮錢,全部單獨(dú)存放留給他自己。
在他入仕后,寧國公夫婦將小部分鋪?zhàn)觿澋剿拢屗麊为?dú)有了租金收入,唯恐他在與同僚交際時(shí),因囊中羞澀而丟臉。
但實(shí)則,平時(shí)國公府宴請賓客,或者禮尚往來,都是公中出錢。
如此裴如衍只收入不支出,私房錢不多才怪,比國公府的閑錢都多多了。
這也是為何沈桑寧之前想說開源節(jié)流的原因,其實(shí)國公府的錢真的攢不下來。
寧國公夫婦一直在交流錢的問題,裴如衍幾次想打斷,“家中無需籌款,我——”
“衍兒,你先別說話,你父親總是覺得我管家很容易?!庇菔系馈?
寧國公反駁,“我哪有這樣認(rèn)為?”
賬房先生跟著鄒嬤嬤進(jìn)門,在虞氏的示意下,將公府狀況道來,細(xì)細(xì)盤算下,每月竟只能結(jié)余下兩千兩銀子。
寧國公不可置信地問,“錢去哪兒了?每月店鋪?zhàn)饨鸲加猩先f兩了,還有我和衍兒的俸祿,再不濟(jì)田莊還賣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