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元是他的人,這個位置上不放自已的人,他不放心。
曹元也眼神復雜地看了一眼柳溍。
兵部尚書一職主要管理武將,權(quán)力很大,油水又多,他實在沒必要跑去吏部和張彩爭權(quán)。
然而,皇帝卻沒有給他拒絕的機會。
“既然曹愛卿不愿意,那就讓楊愛卿勉為其難,兼任吏部尚書。”
首輔李東謙當即出列附議:“臣附議,皇上英明!”
楊廷和他同進退,他自然愿意扶楊廷一把。
李東謙在文官里的影響力很大,有他發(fā)話,附議的官員很多。
大家實在都被張彩的貪得無厭和任人唯親、打擊異已搞得神經(jīng)緊繃。
再說張彩臭名昭著,強奪他人妻妾的事例早就傳遍了大江南北,誰都不想哪天被這人盯上。
相反,楊閣老為官多年一直清譽極佳,素有聲望。
陸行簡又道:“劉宇辭官,內(nèi)閣宜再添一位新閣老?!?
他的目光掃過吏部尚書張彩。
兵部尚書曹元頓時后悔不已。
進入內(nèi)閣是每個文官畢生追求的官位巔峰!
而入閣的機會卻不一定時時有。
本朝由吏部尚書入閣的官員大有人在。
他剛才不該默不作聲,婉拒擔任吏部尚書一職。
曹元不再猶豫,出列請示:“臣愿調(diào)往吏部,請皇上恩準?!?
陸行簡心里輕輕笑了一下,面上卻不顯。
“眾愛卿以為如何?”
眾人面面相覷。
這楊閣老剛做了吏部尚書,你曹元也跑來搶,是不是太過分了?
朝堂很快吵得不可開交。
文人吵架不帶臟字兒,卻能罵得很臟。
陸行簡作壁上觀。
最后一錘定音。
曹元從兵部尚書一職遷任吏部尚書,同時入內(nèi)閣。
楊廷以內(nèi)閣閣老身份兼任吏部尚書一職。
如此一來,吏部就有了五個尚書。
首輔李東謙,次輔焦芳,閣老楊廷,還有新晉閣老曹元。
倒是兵部尚書一職空了出來。
柳溍臉色相當難看,可曹元樂意,他的抗議完全不起作用。
他腦子飛速運轉(zhuǎn),當即舉薦現(xiàn)任兵部左侍郎胡汝礪升為兵部尚書。
胡汝礪本來是大同知府,因為向柳溍行賄,又是柳溍同鄉(xiāng)得以重用,這兩年平步青云,已經(jīng)升成了兵部左侍郎,還兼著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官職,正在宣府清理屯田。
陸行簡讓眾人商議。
那些投靠了柳溍的官員自然全都附議。
陸行簡大概就知道了哪些人已經(jīng)是柳溍的人。
他也很干脆,當場拍板定下了,就讓胡汝礪當兵部尚書。
柳溍徹底懵了。
皇上今天早朝搞這一出,圖什么?
這一繞回到原點。
只是讓楊廷和曹元多了拿了兩份俸祿,吏部的權(quán)力爭奪更加激烈了而已。
文武百官心里也打起了鼓。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