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寧被人從暗道帶離,皇后眉心緊擰,落坐在榻邊,戴著護(hù)甲的冰冷的手,壓在榻上明寧余留下幾分體溫的地方。
心緒復(fù)雜難,闔上了眼眸。
“嬤嬤,你還記得李嫣的模樣嗎?”
李嫣,是明寧死去多年的母親。
嬤嬤抿唇?jīng)]應(yīng)聲,也知道主子其實(shí)不需要自個兒答話,只是忍不住提及那個人罷了。
“明寧的長相,幾乎一點(diǎn)不像李嫣,可那瘋勁兒……卻和李嫣一脈相承。本宮幼年同李嫣相識,她小時候脾性雖驕縱,底子里卻也是個可愛的小姑娘。嫉惡如仇愛看話本,總惦記著長大后要嫁個大俠,同人快意江湖。哪想到后來卻……”
皇后話里帶著幾分悵惘,嬤嬤聽著,也想起那個故去多年的李嫣。
嘆了聲道:“嫣姑娘可惜了,若不是……若不是當(dāng)年那些事,嫣姑娘后來也不會變成那樣子。”
“是啊……”皇后閉上眼眸,掌心下是李嫣女兒留下的溫度。
腦海里,卻是李嫣的從前。
皇后與李嫣,同為國公府嫡女。
只是皇后是家中長姐,自小穩(wěn)重知事。
李嫣卻是家中幼女幺兒,打小就得父母疼寵,尤其是她母親,寵溺她至極。
好在李嫣性子好,雖有些驕縱的小脾氣,卻被母親教養(yǎng)的極好。
皇后同她熟識,還是因?yàn)槔铈套o(hù)了次皇后的幼妹。
她妹妹會說話的很晚,長到七八歲都還不會叫人,宴會上那些小姐總愛嘲諷她啞巴,皇后雖看重妹妹,可她是家中長女,事務(wù)繁多,無法做到時時兼顧,有回妹妹便遭了人欺負(fù)。
是李嫣的庶兄,嘲笑皇后的小妹啞巴。
李嫣把庶兄揍了一頓,又一腳將庶兄踹下了池塘,讓人好好吃了次教訓(xùn)。
皇后行事穩(wěn)重,便是護(hù)著妹妹,那時也只口頭教訓(xùn)旁人,何況那時候,她自己也不過是個小少女,哪有后來位居中宮的權(quán)勢。
李嫣卻不同,她打人也跋扈,父親更是當(dāng)朝手握軍權(quán)最為煊赫的國公爺。
經(jīng)此一事,往后再沒人敢罵小妹啞巴。
皇后由此和李嫣走近,算是做了手帕交。
有回皇后帶著妹妹們,同李嫣及旁的幾位小姐一道游玩,遇到過山匪。
山匪見幾個年歲嬌俏的貴族小姐,自是動了色心。
皇后年歲最長,強(qiáng)自鎮(zhèn)定地頂在前頭護(hù)著妹妹們,險些被山匪輕薄。
那時她想的是,她家中一堆姐妹,若有了個失身山匪的女兒,往后妹妹侄女們都嫁不出去,還得累極家中人受人指點(diǎn),不如咬舌自盡。
是年紀(jì)最小的李嫣,拔了金簪,趁山匪不曾防備,一簪子捅死了山匪。
拉著她們幾個滿山地跑。
那時咧咧風(fēng)聲,她問她怎么敢殺人的。
李嫣說:“我爹爹從小告訴我,弱肉強(qiáng)食,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今日我不殺他,他便要辱沒逼死我們。何況,我不是跟你說了嘛,我以后是要嫁給懲惡揚(yáng)善的大俠,同他快意恩仇,游蕩江湖,做揚(yáng)名立萬的女俠的,既是女俠,殺個惡人怎么了?你且等著吧,待會那山匪要是敢追上,我還敢殺!”
那時的李嫣,是個有些惡劣,卻很可愛的小姑娘。
皇后,曾經(jīng)很喜歡她……
可后來有一年,李嫣突然就不愛出門了。
無論是哪家的宴席,她輕易都不肯去,偶爾去一次,也不愛說話。
皇后的小妹已經(jīng)會說話了,看李嫣卻好像成了啞巴一樣。
皇后問了幾次后李嫣都只說不大喜歡外頭的熱鬧想在家中修身養(yǎng)性。
那時皇后年歲漸長,已要考慮議親了,平素事務(wù)繁多,久而久之也就不再多提。
是后來,她嫁給皇帝的那年,才知道當(dāng)年李嫣為何性情大變。
皇帝年輕時不似如今這般沉溺聲色,但身邊已有了幾個狐朋狗友。
其中一位,便是李嫣當(dāng)年一腳踹進(jìn)池塘的庶兄。
那男子有次喝大了,宴席上自吹自擂,說國公府的嫡出小姐,暗地里已是府上家妓,讓他玩過多次。
皇帝隨口與皇后提及,說那李家的庶出公子酒喝大了人腦子也廢了不成。
李家一大堆孩子,卻只有兩位嫡出,一個是李嫣早亡的同胞兄長,另一個則是李嫣這個幺女。
誰不知李家的嫡出幼女,是李夫人的掌上明珠,更是國公府最驕縱的小姐。
沒有人信那李家庶出公子的胡話,那日后不到半年,李公子就莫名其妙跌進(jìn)池塘淹死了。
這事更是隨風(fēng)消散。
可皇后卻隱隱覺得不對。
她成婚后做了婦人,未嫁前的閨中友人卻都沒斷了聯(lián)系,反倒是存心攀附她的居多,只有李嫣,除了她出嫁那日,送了她一方素帕外,再未同她見過。
那時她年已十六,旁的高門府邸的小姐,都已議親出嫁定了婚事,甚至有人早做了娘親。
只李嫣的婚事,卻一直沒有動靜。
旁人都傳,是李嫣的母親疼寵她,舍不得她嫁人,才一留再留。
皇后卻總覺得不對勁。
李嫣母親久病多年,平素連門都出不了,再想留女兒,也該在死前給女兒找個好歸宿才是。她兒子早死,府上一堆庶出子女,都不是李嫣同胞兄弟姐妹,李夫人和國公爺活著還好,一旦死了,李嫣連個娘家都不算有,還怎么挑個好夫郎。
因著心里存了懷疑,皇后那時便多留意了幾分。
說來也巧,那年西北大勝,麾下喬昀一戰(zhàn)成名,成了國公爺最得意的門生愛將,國公爺在朝中勢力如日中天。
國公府設(shè)宴,慶賀西北凱旋。
席上都是男子武將,大都是些粗人,國公府養(yǎng)了不少家妓,那日宴席便有不少在席上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