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勛枯坐在院中,心累無比。
那邊需要人手,除了孔文外,祁山和馬夫都在那邊忙活。
其實招百姓上工就成,只是現(xiàn)在這個節(jié)骨眼,不能相信任何外人,只有徹底除掉姜敬祖后才能萬事大吉。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疲憊不堪的趙勛一直等到了快過子時,天天和個夜貓子似的馬巖回來了。
見到趙勛還未睡,馬巖變戲法似的從背后拿出了一壺酒和半只燒雞,放在石桌上嘿嘿笑著。
趙勛沒什么胃口,給馬巖倒了杯酒后問道:“各處折沖府沒什么動靜吧?!?
“沒,和丁三他們打探的差不多了,姜敬祖在軍中人脈極廣不假,可真要說有朝一日他想做點什么大逆不道之事,應是沒有任何愿與他生死與共之人。”
“那就行,小心駛得萬年船吧?!?
趙勛倒也不意外,初步接觸了,加之調(diào)查了解了這么長時間,就姜敬祖那德行,靠拿人把柄走到今天這個位置,心腹肯定是有,可要說死士,要說愿為他肝腦涂地的人,為他付出性命的軍伍,幾乎是沒有。
趙勛等著馬巖到現(xiàn)在,就是為了說護送軍馬一事。
令趙勛略微松了口氣的是,馬巖聽過之后雖很是憤怒,卻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真要是趙家父子蒙受不白之冤,他會亮出身份作證此事。
至于趙勛擔憂宮中權(quán)衡利弊會取舍放棄掉他,馬巖將胸脯拍得震天響,宮中或許會怕打草驚蛇讓趙勛暫時受些委屈,但絕不會讓他白白丟了性命,待除掉姜敬祖后,自會為他正名。
趙勛哭笑不得,白錦樓只知尋覓貴人,卻對除掉姜敬祖這件事一無所知,如果沒有自己光指望馬巖的話,估計姜敬祖能活八十歲!
不管怎么說,至少心里有點底,陪著馬巖喝了幾杯后,趙勛也就回屋睡了。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趙勛前往了,只叫上了祁山一人,出城趕回肅縣。
北城樓上,姜敬祖望著漸行漸遠的二人,冷笑連連。
一個小廝打扮的壯碩男人站在旁邊,畢恭畢敬。
“看清楚了,昨夜前往那小子居所的,正是吳老爺?!?
“難怪那一日在外見那孩子如此眼熟,當真是達通之子吳旻?!?
姜敬祖臉上滿是惋惜之色:“達通本應成為本將左膀右臂,多年來卻裝作一副與世無爭的模樣,原來已生了反骨,既如此,就莫怪本將心狠手辣了?!?
“城門郎說,城門剛開時便有一吳家馬車離開了,走的南城門,應是吳老爺?!?
“他既是打南邊去,定是為趙勛打探虛實?!?
或許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吧,吳達通料事如神,卻沒有算到鄉(xiāng)試放榜那一日,朱堅竟將姜敬祖帶去了,更沒有算到姜敬祖竟一眼認出了至少五年未見過的吳旻。
正是因為看到了吳旻,姜敬祖派人暗中調(diào)查,最終得知吳旻是第一個入學至道的學子,由此證實吳達通與趙勛早已熟識。
要知道就在前幾日,他的夫人也就是吳達通的二姐,前往吳府做客,自始至終,吳達通都沒提他與趙勛相識。
值得一提的是,趙勛總是霸榜城中頭條,無論是捉拿兇徒還是讓五十個學子參加鄉(xiāng)試,街頭巷尾總是談論。
吳達通的二姐在席間也提到了趙勛,結(jié)果前者卻是一副根本不熟的模樣。
得知此事后的姜敬祖,本就是狡詐如狐的性子,又如何能不提防。
像他這種人,莫說發(fā)現(xiàn)了貓膩,哪怕是略微猜疑也會毫不猶豫地施展狠辣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