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以后我們就用自己搞出來的5000噸裝置,去替代進口的大型裝置?”鄭立農(nóng)問。
高凡說:“沒什么不行的。黃化的產(chǎn)能是6萬噸,我們?nèi)绻?2套5000噸裝置,就相當于新建了一個黃化?!?
“那還是有區(qū)別的。”潘越趕緊糾正,“黃化的自動化程度很高,6萬噸的廠子,干部職工還不到1000人。事實上,哪怕只剩下500人都夠。
“如果我們建12個5000噸級的廠子,每家廠子起碼要200人,12家就是2400人。”
“人多還不好嗎?”高凡笑道,“現(xiàn)在到處都是待業(yè)青年,我們?nèi)绻軌蚨嗾幸恍┤?,不也能減輕國家的就業(yè)壓力嗎?”
“……”潘越被噎住了,半晌說不出話來。
高凡這話,當然就是抬杠了,而且是很沒節(jié)操地抬杠。潘越是個老實人,哪應付得了這種杠精伎倆。
不過,潘越也必須承認,高凡的話是有一些道理的。
國外熱衷于上大型裝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勞動力成本太高,而大型裝置需要的工人少,能夠節(jié)省下大量的人員工資。
但這個問題在中國是不存在的,因為中國人實在太多了,而且中國人的工資水平,連130都達不到。
所以,小型裝置生產(chǎn)效率低,根本就是不需要考慮的事情。能夠省下幾億元的投資,夠給多少工人發(fā)工資了,自己還需要在乎多幾個人嗎?
“還有一點。”高凡笑著說,“鄭部長,你回北京之后,就下一個文件,鼓勵各地使用小型裝置代替大型裝置,還要規(guī)定以后沒有特殊理由不再引進大型裝置。”
“這樣一來,國外那些廠商都得降價了。”鄭立農(nóng)呵呵地笑了起來。
這就叫心有靈犀一點通,高凡剛支了個招,鄭立農(nóng)就知道他的意思了。
“這就叫欲擒故縱了?!眳钦芊驓w納道。
鄭立農(nóng)說:“擒我們是需要擒的,但縱也要縱。國外廠商如果能夠大幅度地降價,用不著降到20,哪怕是降到30,我們也可以繼續(xù)引進幾套裝置。
“不過,國產(chǎn)化的事情,我們必須緊抓不放。自己手上沒點技術,人家就敢欺負你了。”
說到這,他轉(zhuǎn)頭看著潘越,問道:“老潘,剛才小高建議讓你去化安公司當總工程師,同時牽頭搞5000噸設備的研制。這件事,最終還是要看你個人的意愿的,你如果不愿意去企業(yè),我也不便強求。你看……”
“鄭部長,我……我愿意!”潘越騰地一下站了起來,他嘴張了張,想說句啥豪壯語,卻又一時語滯,不知道該怎么說才好。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