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老俞,你不會是想告訴我說,你想改行搞聚酯吧?”
高凡試探著問道。
俞國榮卻反問道:“高老弟,你覺得這門生意值得做嗎?”
“我就是個學(xué)生,我怎么知道?!备叻埠俸傩χ乇芰擞釃鴺s的問題。
其實他更想直接說一句“我還是個孩子”,不過想想,俞國榮肯定不懂這種后世的梗,自己如果真這樣說了,就屬于一個很冷的笑話了。
俞國榮假裝不滿地虎起臉,說道:
“高老弟,你在老哥面前還用得著裝啥?現(xiàn)在我們整個仁橋,不敢說所有人,最起碼是做化工的這幫人,誰不知道陳林發(fā)父子倆是攀上了茂林省一個奇才的關(guān)系,現(xiàn)在天天數(shù)錢數(shù)得手指頭都長繭子了。
“你說你是個學(xué)生,我還是個農(nóng)民呢。老哥這大過年的專門跑過來向你請教,你就不能教教老哥?”
高凡又豈是容易被唬住了,他笑著說道:“俞總?cè)绻@樣說,那小弟我可真不敢再在這屋里呆著了,我家爐上還燉著湯呢,我得趕緊回去看看?!?
他話歸這樣說,屁股卻像是粘在凳子上,絲毫沒有要急著離開的意思。
俞國榮于是也就知道高凡的想法了,他嘆了口氣,說道:“唉,高經(jīng)理這份城府,我老俞服了。實話說吧,上次聽潘總工說過之后,我還真是有點心動了。
“我們水南黃瀾化工廠的那套聚酯裝置,我聽人說過,一年6萬噸的產(chǎn)能,投資是5個多億,合著1噸產(chǎn)能的投資就是1萬塊錢。
“潘總工他們開發(fā)的裝置,5000噸,只要1200萬,合著1噸才2400塊錢,差出了四倍。
“生產(chǎn)成本方面,我也聽潘總工說了,他說原材料投入差不多,就是水耗、電耗和人工都比黃瀾那套裝置高出一倍以上。
“我粗略地算過一下,按照潘總工說的數(shù)據(jù),考慮到設(shè)備的折舊,用小裝置生產(chǎn)的聚酯,價格不會比黃瀾化工廠的聚酯更貴,這就有搞頭了?!?
高凡和俞國榮斗心眼,就是為了讓俞國榮先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F(xiàn)在聽到這些,他也就不再賣關(guān)子了,而是認真地問道:“你的意思是說,你有聚酯的銷路?”
“太有了!”俞國榮說,“高老弟,你不是做塑料制品的,你不知道現(xiàn)在聚酯有多緊俏。其實也不單是聚酯了,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就這么說吧,不管什么塑料,都緊俏得很。
“我開這個塑料制品廠,一半的精力都是在搞原料。只要手上有原料,加價賣都沒問題。”
“我明白了。”
高凡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