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清楚了這一切,丹皮爾就不忌憚徐盈和楊景林的威逼了,他笑而不語,只把目光投向同為副廳長的祝年,等著祝年替他解圍。
果然,看到外賓被徐盈逼得不吭聲了,祝年輕咳一聲,轉頭對徐盈說道:
“徐廳長,梁處長,還有楊總工,你們剛才討論的問題,是不是可以折衷一下?在搞工業(yè)這方面,美國專家的經(jīng)驗肯定是比我們更豐富一些的。
“丹皮爾先生也沒有說不對我們的工人進行培訓,你們雙方的分歧,可能還是在培訓方式以及所需要的時間上,這個問題也算不上是原則問題吧?你們說是不是?!?
知道祝年是在打圓場,徐盈當然不好直接嗆聲。畢竟,中國人之間如果吵起來,就讓外賓看了笑話了,這也算是丟臉了吧?
她壓低聲音,對祝年說道:“祝廳長,這件事對于我們化工廳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說是原則問題也不為過。我們引進奧丁工廠,主要還是想向奧丁工廠學習他們的先進生產(chǎn)技術,以提高我們自己的技術水平。
“如果涉及到高端制造的部分,比如數(shù)控加工的部分,還有不銹鋼的氬弧焊工藝,以及精密鑄造的技術,都由奧丁工廠派來的工人承擔了,那么我們和過去就沒什么區(qū)別了。”
“丹皮爾先生也沒這么說吧?”祝年說,“他只是說,學習這些技術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對工業(yè)不太了解,但我覺得,涉及到這種高端制造的任務,肯定還是要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工人技術不過關,強行讓他們上崗,是不是也不太負責任?”
徐盈不知道該怎么解釋。
嚴格地說,丹皮爾的意見也沒啥明顯的硬傷。人家沒有說中方的工人不能上崗,只是說需要經(jīng)過培訓,合格之后才能操作,這個道理說到哪去都是說得通的,徐盈自己也不敢說培訓是不必要的。
問題在于,如果不規(guī)定培訓的進度以及中國工人上崗的時間節(jié)點,奧丁工廠方面就可以無限期地拖延,在這個期間,茂化機就淪為給奧丁工廠打下手的企業(yè)。
徐盈對于利潤分配并不是特別在意,事實上,這個年代的國企并不存在攫取超額利潤的意識,利潤都是照著工時標準計算的,而不是說能多賺一點就多賺一點。
徐盈在意的,是茂化機通過這次合資,全面提高技術水平,從而能夠承擔更高端的化工設備制造業(yè)務,這是一種工業(yè)主管部門官員的本能執(zhí)念。
如果沒有聽到丹皮爾在茂化機說的那些話,徐盈不會想到要在合同里如此較真。雙方此前談得很愉快,徐盈相信合資之后奧丁工廠作為擁有49股份的大股東,在幫助培訓中國工人這一點上是會很積極的。
但丹皮爾的表現(xiàn)讓她感覺到了一些危險。沒錯,美國有瓦蘭斯這樣的敦厚大叔,也有丹皮爾這樣的無良混混,涉及到中方利益的事情,如果不在合同里明確規(guī)定,萬一未來對方耍點花招,自己就被動了。
現(xiàn)在看來,自己的擔憂是有道理的。這不,合同還沒簽,丹皮爾就已經(jīng)在耍心眼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