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無論是男是女,都是一件喜事,至少證明了李徹的身體沒問題。
如此喜事,自然是要普天同慶。
李徹當即下令,全國放假一天,奉王府大擺宴席,又將喜訊快馬傳至奉國各處,乃至燕國和帝都。
之前奉國文武就得知了這個喜訊,只是尚且不敢確定。
但如今奉王親自趕回來,必然是板上釘釘了,眾臣頓時歡慶起來,甚至還有喜極而泣者。
李徹看著大殿中逐漸瘋狂的眾臣子,臉上滿是無奈之色,腦中只剩下一句話:
人家秋雅結(jié)婚,你們擱這兒又唱又跳的......
仍然保留著現(xiàn)代思想的李徹,還無法深刻理解古代的臣屬關(guān)系。
不像是在現(xiàn)代,老板若是有了孩子,員工只會苦惱于這孫子會不會讓自己隨禮。
而在古代,主君有了后代,其實關(guān)乎臣子的切身利益。
奉國臣子幾乎都是把自己的全部賭在了主君身上,他們和奉國一榮俱榮,說是生死與共不為過。
李徹若是膝下無子,奉國發(fā)展得再強盛,在臣子們看來也如同泡沫般一觸即破。
若是李徹有個意外,奉國沒了合法繼承人,偌大的基業(yè)頃刻間便會消散于無。
現(xiàn)在好了,奉王有了后代,奉國有了希望,眾人可以全身心地加入到建設(shè)奉國的大業(yè)之中。
所以,李徹雖然給官員們放了假,但官員們完全沒有放假的心思,工作變得更加勤勉,開始了瘋狂內(nèi)卷模式。
相比于文官,奉國各地的將軍才是李徹鐵桿,更是一個個樂得合不攏嘴。
楊忠嗣得知消息的當天,便仰天大笑三聲,當即拎著大刀親自帶領(lǐng)騎兵去打室韋人去了。
同樣遭受無妄之災(zāi)的還有草原諸部,越云和吉泰罕收到消息較晚,但行動力卻不比楊忠嗣差。
當即率兵深入草原八百里,說什么都要去抓個北胡公主回來,說是要給小世子當童養(yǎng)媳。
天可憐見,那個部族的北胡首領(lǐng)都七八十了,那公主也五六十歲了!
李徹的大喜事,卻讓諸多蠻族遭了殃,偏偏他們到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還以為又是哪個不長眼的族人招惹了奉國這群瘋子呢。
李徹在朝陽城陪伴了常凝雪十天,隨后還是在后者戀戀不舍之中,返回了大連。
大慶支援來的船隊已經(jīng)到了三天了,再這么晾下去不是個事。
李徹哄了半天,并答應(yīng)常凝雪會在出海之前再回來一趟,這才離開了朝陽城。
到了大連后,李徹馬不停蹄地趕往港口。
在進入港口的瞬間,他的眼睛頓時瞪大,舍不得再眨一下。
船!大船!
放眼望去,海面上都是大船!
桅桿如一桿桿長槍直刺天空,萬舸爭流的景象,甚至給李徹一種回到前世,看到國際港口的錯覺。
李徹掃了一眼,最終視線緊緊鎖定其中最大的一艘船。
“好家伙!”李徹咂舌道,“父皇這次竟如此大方,竟然把他當年南下時的座駕都給我送來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