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赤焰軍回來了,奪回無涯關也不是個難事,現(xiàn)在才知道打仗這事比做生意還要難以預測。”
“是該回去了?!?
“你們想想,這一戰(zhàn)無論勝敗,咱們寧國與吳國交惡已成定局。”
“假如吳國勝,他們肯定短時間不會開啟關門讓我們過去?!?
“假如咱們寧國勝,咱們?nèi)チ藚菄?,恐怕吳人對咱們也不會如以前那般和善,弄不好啊……客死他鄉(xiāng)就得不償失了!”
眾人沉思,這老者之有理!
于是有人扼腕嘆息:
“我宋家經(jīng)營吳國這條商路十余年,這一下子可就徹底斷了?!?
“我陶家還不是一樣,開設在吳國的鋪子早就等著這批貨送過去。這下子貨送不過去不說,我的那幾個掌柜和小二他們回都回不來了?!?
“我說,攝政王為咱們寧國制定了利于咱們商人的政策,這往后啊,咱們的重心還是就放在國內(nèi),誠如黃兄所,少賺就少賺點吧,至少沒有如此的風險?!?
“……”
李辰安倒是沒有想到這對外貿(mào)易已經(jīng)到了這樣的一個高度。
這是一件好事。
當然,他現(xiàn)在還不清楚究竟是寧國的貨物輸入?yún)菄亩?,還是吳國的商品流向?qū)巼亩唷?
但不管怎樣,商人們看來早已有了跨國經(jīng)商的經(jīng)驗。
聽起來吳國那邊至少沒有阻止寧國的商人在吳國的境內(nèi)經(jīng)商。
這跨國交易的體量如何他不知道,雙方各有什么優(yōu)勢商品他也還不知道。
國家對于跨國經(jīng)商的稅收是如何征訂,他還是不知道。
因為皇城司里并沒有關于這事的記載,朝中的官員似乎也沒有重視這件事。
李辰安很清楚這件事的重要。
只是在治好鐘離若水的病之前,他沒有時間回到京都去詳細了解或者推廣這跨國商貿(mào)之事。
這事,是一個系統(tǒng)的事。
要想在跨國商貿(mào)中占據(jù)主導地位,寧國就必須強大起來。
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在商品的優(yōu)勢上。
這需要等第一個五年規(guī)劃實施之后,就放在第二個五年里面去辦吧。
李辰安如此想著,忽的又有一個聲音傳來:
“燕基道不是大宗師么?有他在赤焰軍中,他以大宗師的身手,是不是可以飛躍至無涯關的墻上殺開一條血路來?”
有人呲笑了一聲:“你當數(shù)萬大軍的對壘是江湖上的打斗么?”
“人家有箭!”
“再說了,人家軍中也是有高手的!”
“不是說天山七劍就在吳軍之中么?”
“燕大宗師雖然厲害,卻也不是刀槍不入啊,他飛去那墻頭,只怕人還沒落地就被射成了刺猬!”
“哦……那看來無涯關是拿不回來了,恐怕最終就是個對峙之局,這條商路,算是徹底斷了。”
就在這時,有個少年沖了進來,一聲高呼:“打起來了,打起來了!”
有人驚詫問道:“怎的?吳軍出關了?”
“不是,那些烏龜依舊沒有伸出腦袋,但咱們這邊向那關墻上丟去了那啥……煙花!”
“煙花?”
“對,就是攝政王生前發(fā)明的那東西,威力極大。”
“這么說能破關了?”
那少年卻搖了搖頭一聲嘆息:“難,距離太遠,那些煙花多在空中炸開?!?
“準頭也不行,沒兩顆落在那關墻上。”
“好看倒是好看,估摸著也就是嚇了吳軍一大跳?!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