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進門之后,祁暄要不要那些姬妾是一回事,顧青竹膈應(yīng)不膈應(yīng)是另外一回事。
顧青竹一開始并不知道那些姬妾是秦氏找的,以為就是祁暄在外面搜羅回來膈應(yīng)她的,直到祁暄出事兒,那些連身都沒破的姬妾哭訴到她跟前兒,不想把清白的身子耗在一個沒前途的人身上,紛紛提出要離開,那時才一個個的把來路哭訴出來,讓顧青竹知道了。
那時她已對祁暄心死,對于秦氏也沒了報復(fù)的心,想當(dāng)年,她和祁暄離京,只怕最高興的就是秦氏了吧。
顧青竹一直覺得自己是個聰明人,然而她上一世做的事情,卻只是表面聰明,實際上還是亂七八糟的。說到底就是顧忌太多,又有祁暄那個軟肋在,就算別人不做什么,只讓祁暄出手,她就能被打擊的七零八碎,更遑論其他了。
幸好這一世,她再不用被祁暄牽著鼻子走。再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到她。
********
陳氏是二品誥命夫人,又是忠平伯府的老夫人,在伯府地位超然,因為主母沈氏的去世,伯府一年多都沒有辦過任何喜事,這算是伯府開門迎客的第一回宴,自然方方面面都不得隨意,顧知遠早就吩咐下去,要辦的熱鬧漂亮排場大。
所以從好些天前開始,伯府里就大肆裝點,府里府外張燈結(jié)彩,喜慶熱鬧。一大早,顧知遠就去給陳氏請安,府里的孩子們也都紛紛送上了各自的賀禮,趕在賓客來府之前,給陳氏賀一句生辰。
顧衡之送給陳氏的是一副自己寫的‘百壽圖’,顧青學(xué)今天穿著一身墨藍底暗黑祥云紋的直綴,看起來依舊低調(diào)不顯,但衣裳卻很有質(zhì)感,讓人一看便知是好料子,腰間掛著一塊溫潤的羊脂玉,稍事打扮過的顧青學(xué)看起來比平時精神了不是一星半點,先叫府里人就刮目相看了。
這衣裳和配飾都是昨天晚上吃完了晚飯以后,顧青竹命紅渠送到安常院去的,其他什么話都沒留,紅渠把衣裳放下就走了,顧青學(xué)原本是不想接受顧青竹的好意,他本就是這府里最沒出息的一個,穿的再好也不可能改變這個事實,輾轉(zhuǎn)反側(cè),猶豫不定之時,從枕頭下面,把解開的九個環(huán)兒拿出來看了又看,早上起來之后,小廝拿了兩套普通的衣服給他選,他竟下意識的瞥向顧青竹送的那一套。
除了衣裳,顧青竹還另外給了他一只挺大的錦盒,錦盒是木頭做的,里面一層一層,十分精巧,盒子里放的是一些糕點,并不是給他的,錦盒上面放著一張紙,紙上寫著:送老夫人的賀禮,十六樣揚州地道點心。
顧青學(xué)本來是派人打聽了顧衡之送什么,百壽圖他不會寫,而且字也沒有顧衡之好看,沒辦法模仿,只能隨便送點什么,沒想到大姐竟然讓他送點心,也沒有高明到哪里去嘛。
這是顧青學(xué)送上點心之前的心理活動,可當(dāng)他把錦盒蓋子打開,對陳氏說了是揚州點心以后,陳氏居然特別驚喜,在眾多禮物中,唯獨讓人把他這份拿到眼前去看。
看了之后,還不忘點評:“不錯不錯,都是很地道的?!?
大伙兒圍了上去,也跟著陳氏后頭稱贊,尤其是顧知遠,見母親開心,對顧青學(xué)難得露了個笑臉,鼓勵般拍了拍顧青學(xué)的肩膀。
至此顧青學(xué)才想起來,陳氏是揚州人,十八歲嫁到京城,對家鄉(xiāng)的東西自然特別感念。
陳氏看了一眼顧青竹,對柳嬸兒客套:
“舅家老爺可好,自從清秋走了以后,跟舅家的往來就少了,竹姐兒命苦,小小年紀就沒了娘親,幸好還有舅家的人惦記?!?
清秋是沈氏的閨名,提起沈氏,陳氏的眼眶都紅了,看來是真的替已故媳婦傷心難過,柳嬸兒也跟著紅了眼眶,牽過顧青竹的手,廳內(nèi)三人神態(tài)都有些失落。
顧青竹似乎有點印象了,上一世母親去世之后,舅舅家來吊唁時曾問她要不要去江南住些時日,她那時覺得自己沒去過江南,跟舅家的人也不熟悉,便拒絕了,舅舅離開之后,她聽到府里的一些對已故母親不利的流,氣憤不過,大肆折騰一番,惹惱了顧知遠,這才被發(fā)配到莊子里去住了一年,當(dāng)時年紀小只知道發(fā)脾氣,不知道已經(jīng)中了秦氏的計,直到后來,她才醒悟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第一更來了!??!
女主要救人啦。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