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黨項羌騎兵。
張超覺得壓力山大,他看了看自己身邊的這些人。許敬宗、馬周、岑文本、李守素、崔善福,加上他自己,六個主官里倒是有五個翰林學(xué)士,還有三個未來的宰相。
可就沒有一個是能打的??!
倒是三個營將和五個團校尉算是正經(jīng)軍人,可看這些人身上漂亮的鎧甲,張超對他們也不太抱什么希望。他們原來都是李世民的衛(wèi)士,還都是些勛貴子弟,年輕的不像話。他們雖有戰(zhàn)陣經(jīng)驗,可以往都是給李世民當(dāng)保鏢的,指望他們領(lǐng)兵作戰(zhàn),也是太天真。
至于他手下的三個軍八千多兵。
張超直接無視了,就憑這些人手一把長槍一件布衣的兵,炮灰都有些不夠格,也就只能去給李世民當(dāng)當(dāng)補充兵。單獨面對一千黨項羌騎兵,純粹就是送菜。
“文遠,黨項羌都出現(xiàn)在這里了,只怕秦王那邊形勢不太好,我們得趕去增援?。 崩钍厮剡€是挺盡職的。
張超也覺得李世民現(xiàn)在應(yīng)當(dāng)挺危險的,吐谷渾這次本來就來勢洶洶,兵強馬壯的。兼之隴西兵馬早抽調(diào)去了蕭關(guān)一線支援羅藝,已經(jīng)空虛。
再又有內(nèi)附的黨項羌叛歸吐谷渾,說不定李世民現(xiàn)在都被包了餃子了。
秦王有危險??!
不過張超現(xiàn)在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啊。
張超毫不猶豫的做出了選擇,“傳令,原路撤退,我們退到沿河堡去!”
沿河堡是張超他們之前路過的一個城堡,就在渭水河邊。
渭水由伏羌城東入岑峽,岑峽兩岸皆石崖,渭水激流而下,約十六里左右始出峽,南流過沿河川,抵邽山,折而形成肘形東流,約八里,渭河又流入下峽,即河邊崖峽,此峽約十五里出峽。
沿河堡,其實就是在伏羌城和邽城之間的一塊較大的河溝谷地,因為處于要道之上,又地形開闊,因此這里建有一堡城。
屯駐有部份兵士,同時也有許多商人在這里開設(shè)店鋪,給往來的商人百姓提供服務(wù),另外附近還不少村莊,種植著這里難得的許多土地。
張超選擇撤退到沿河堡去,是因為這里是離張超最近的城池。
它距離伏羌城只有六十里,有著完整的城墻。
同時南面立著的邽山,還是沿河城的一道屏障。
沿河城附近,其實是一塊渭水沖擊、侵蝕成的河谷盆地。
“撤到沿河堡?”李守素怔在那里。
“敵強我弱,難不成我們還要拿雞蛋去硬拼石頭?”
“可我們有八千士兵還有八千民夫,敵人只有一千!”李守素還在糾結(jié)數(shù)字。
張超冷笑一聲,李守素出身關(guān)東大族,世代名門。這老學(xué)究最擅長的就是譜序,對天下有名的士族的譜序傳承,了如指掌,號稱肉譜、行譜??涩F(xiàn)在是打仗,打仗難道是把雙方的人數(shù)擺出來?
黨項羌騎兵雖也不是什么職業(yè)軍隊,可這些人以游牧為生,基本是馬上生活的,游牧打獵,那是他們的強項。殺人,很多時候其實比打獵簡單多了。
讓一群在土地里刨食的農(nóng)夫,去跟一群打小騎馬打獵的黨項羌人硬拼,這不是腦子壞掉了嗎。
反正張超是不做那樣的事情的。
人多,是沒有用的。尤其是在野外,被羌人騎兵一沖,估計就潰散了。得有一座城池,有高大的城墻,才能對付羌人的騎兵。有了城墻的保護,這些新兵,才可能真正的發(fā)揮一些士兵的作用。
“可是秦王需要我們!”李守素還在堅持。
“秦王需要的是我們的人,而不是需要我們成為渭河邊的一堆尸體。先保全自己,才有機會去增援秦王。要不然我們白白送了命,這些糧草軍械反而還要資敵。廢話不要多說了,我是秦王授任的三軍總管,你們都聽我軍令,立即撤回沿河堡?!?
馬周、岑文本、許敬宗三個都沒表示反對。怪不得人家日后能當(dāng)宰相,就沖這反應(yīng),就說明人家懂取舍知進退。
“三郎好果斷,佩服,我還以為你會慌張失措,進退失據(jù)呢?!痹S敬宗一面調(diào)轉(zhuǎn)馬頭,一面還不忘記拍張三一記馬屁。
“我又不蠢,別看咱們這一萬多人,真要跟一千黨項羌硬干上,肯定必輸?!?
“看來三郎不但對史學(xué)、訓(xùn)詁學(xué)極有研究,原來對兵法也有很深的見解啊?!?
“見解談不上,但有一點我相信所有將軍們都會認同,那就是不要去打必輸?shù)恼?。?
好在沿河堡離他們并不遠,只有半天路程。
民夫們也知道前面有黨項叛軍,于是都拿出了出奶的力來,速度比平時快上許多。
當(dāng)最后一輛騾車進了沿河堡,天也近了黃昏。
沿河堡里涌入了一萬多人,也變的擁擠起來。
“現(xiàn)在怎么辦?”李守素問張超,這個天策府倉曹,管理管理賬本倒挺不錯,但論到打仗,他也是一竅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