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片α片黄片在线看_日韩免费无码人妻一区_美乳丰满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2020

繁體版 簡體版
心花小說網(wǎng) > 唐朝好地主 > 第343章 回長安

第343章 回長安

第三更到!

五千多來自灞上的府兵家眷到來,讓洮州城立時熱鬧無比。

不過大家放下行裝,馬上就迫不急待的問起分田的事情,說一千到一萬,他們千里迢迢來到這里,更多的還是看中了這里能分到很多田,要不,沒有人愿意從繁華的關(guān)中跑到隴右邊關(guān)。

張超對此倒也早有準備,在家安置了下十三娘他們,便來到州衙前。看著那些聚集過來的百姓,他微笑著對吏員道,“張榜,開始劃片,然后抽簽!”

洮州的地都已經(jīng)初步丈量過了,一塊塊的都登記在了官府冊上?,F(xiàn)在要做的也簡單,先把這些家眷安置到他們的兒子兄弟等府兵所在的鄉(xiāng)屯,然后登記戶口人數(shù)。

“大家別急,先來辦理戶貼。辦好了戶貼,登記好了人數(shù),然后就可以參加抽簽分地了?!?

張超叫來了吏員,還有許多府兵幫忙,直接在州衙前來了一個現(xiàn)場辦公。

他們的府兵家人分在哪個鄉(xiāng),那么他們就也在哪個鄉(xiāng)落戶,再細分安置到下面的屯堡。

嘈雜,但卻也很有序。

辦好臨時戶帖,每個移民馬上拿到一張臨時的身份牌。

張超和馬周、許敬宗等一群官員站在一邊,看著這熱鬧景象非常高興,人多力量大啊。尤其是邊關(guān)之地,不缺田不缺地,缺的就只有人。有了人,很快就能興旺起來。

一萬府兵,他們的家眷過來就是上萬戶,加起來那就是至少五萬口人。五萬人口啊,那就是上州了。

上州刺史可是從三品高官,比下州的正四品下高了兩級。

原本四州沒有合并的時候,張超還得擔(dān)心移民太多,到時沒有太多好地可分,現(xiàn)在四個州加起來,幾百萬畝地真沒壓力。光是河谷好地,四州的就有上百萬畝了,別說還有那么多坡地可以開墾呢。

再有一點原來這里漢人少,番人多,番漢混血的人也多,民風(fēng)驃悍,對朝廷沒多少忠心可。但現(xiàn)在大批自關(guān)中來的移民,可就不一樣了。這些可是自關(guān)中來的,哪怕很多人祖上是從隴右遷去的羌民,但幾百年來,早就跟漢人無二了,張超給他們辦理的戶貼上也全都注明是漢民。

第一批移民五千多口,但其實也就千把戶。

很快把人分到了下面六個鄉(xiāng),每鄉(xiāng)也才百來戶。分到鄉(xiāng)以后,再給大家分到屯堡。

柯老爹興匆匆的到了自己分的屯堡,柯十三是張超的衛(wèi)兵,因此跟著兒子就分在臨潭縣邊上,算是城郊。

新村子就在潭水河邊,寬闊的河流,水清澈無比。

河兩岸相當(dāng)平坦,遠處有山。

地多是荒的,有些熟地,聽說現(xiàn)在是州縣的公廨田和官員們的職田,十三的職田也在那里。

“這地方好,這地多肥沃啊,好地啊。要是今冬修一下水渠,河里的水直接就能引到田里來,這地就成水澆地了。”

雖然新村子還是一片荒蕪,官府只是在這里規(guī)劃了位置,可分在這的府兵們多數(shù)還是在軍府里居住。

不過柯老爹不覺得失望,反而十分興奮。

有地就好了,房子可以建,先蓋個茅草屋都沒關(guān)系,反正現(xiàn)在還是夏天,不冷,回頭在那邊山坡下挖窯洞,慢慢挖,不急。他和三個兒子都是窯匠,以后打上三孔大窯洞,帶上一個大院子。

縣鄉(xiāng)里的吏員,帶著移民們在地里看過一圈,上面都寫了字,某地某塊,編號多少,畝數(shù)多少等。地都比較大,最小也是一兩畝一塊,有利于耕種。

“好了,大家地也看過了,現(xiàn)在我們開始抽簽分地,因為你們是來的早的,因此先抽簽,這是占了便宜的。分地的規(guī)矩,是張使君訂下的。每丁百畝,一半谷地一半坡地,坡地谷地中,各一半為永業(yè)田,其余為口分田。分到了地,大家就要抓緊時間墾荒出來,頭三年是免稅賦的,三年后課稅,若是三年后地還荒著,可是要罰錢的?!?

柯老爹倒不擔(dān)心這個,就算家里八百多畝地,可一開始先粗耕,把家里地分成三批,輪流耕作,養(yǎng)養(yǎng)肥力。而且官府也說了,坡地可以放牧養(yǎng)殖,養(yǎng)牛養(yǎng)羊、植物種林也行的。

直接就在田里抽簽分地。

每一大片地,都劃分為上百份,這樣保證不同地段的地,都有一份,不會哪家全好地哪家地都差。這樣的結(jié)果,就是一戶人家得抽好多次簽,幾百畝地,可能得分成十幾二十塊。大的一塊三十四畝,小的一塊可能只有十幾二十畝。

不過柯老爹每抽一個簽,還是都笑呵呵的,嘴都合不上了。

拿著簽子,對照著界牌,柯老爹那個高興啊。最小一塊地都是二十畝的,這難以想象。以前在灞上,一個成丁都分不到二十畝,還得是七零八落的,一塊地都不到一畝。

“這塊地好,種粟,有水澆,肯定收成好。”

其它的移民們也都喜笑開顏。

最后,做了些調(diào)整,先來的這些移民,建成屯堡,后來的到時再一起。并且劃分村子的標準,是以原來所在地百姓盡量聚居一起。

柯老爹等許多白鹿鄉(xiāng)的村民們都劃在了一起,來自白鹿鄉(xiāng)的移民組成了一個屯,擁有一百戶人家,剛好是兩保二十甲。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