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那是倒退!”
“世封刺史根本不可??!”
“看看七國之亂,八王之亂,分封制根本不會起到屏藩中央的作用,只是禍亂之源!”
一群御史官被杜淹、孫伏伽收拾的不敢彈劾李超了,于是全都跑來噴李世民的世封刺史和宗室分封,把這件事情噴的一文不值。
李超對于這些話其實非常贊同,搞分封確實是在倒退。但是他并不會反對,因為他就是那個被世封的貴族啊。
屁股在哪里,腦袋就在哪里。
雖然李超也覺得什么門閥、世家、貴族的特權(quán)太大了,嚴重侵蝕影響著大唐帝國,是在削弱這個巨人。但既然自己是這特權(quán)階層的一員,那就完全不同了。
李超得先站在自身的利益來考慮問題。
如果把大唐比做一家公司,李超當然更愿意當公司的股東,而不只是員工?,F(xiàn)在大唐的那些門閥、世家、貴族豪門什么的,差不多就是大唐的大大小小的股東,而不只是單純的員工。
李世民想把大唐當成他李家的家族企業(yè),獨資。
李超和那些貴族們都是李唐公司創(chuàng)業(yè)路上的合伙人,或者是當初被并購、收購的,手里也還是有點股份的,誰愿意公司做大做火了就放棄股份啊,沒人這么蠢。
貴族們對于自己獲得的特層,對于他們占有的土地、人口,那都是堅決不肯拿出來的?,F(xiàn)在李世民用實封、高封、世襲等名頭,來換取大家原來在中原擁有的勛爵永業(yè)田、封戶,大家才算勉強同意的。
不管李世民給的這個什么世封、分封是不是花頭,是不是畫餅,豈碼他也是一張餅啊。就算是一張空中大餅,勛貴們也是要維護自己的這個權(quán)益的。
比如李超那么費盡的拿出八牛弩、巨石炮來,那也是為了能夠早日擊敗梁師都,甚至進而奪回河套做努力的。
收復河套,李超的豐州可就回來了,他也就能成為真正的世封刺史了。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高士廉、宇文士及、楊恭仁...一群宰相大臣們也沒有反對的,因為他們和李超一樣,也是世封刺史一員。
再者說了,他們是世封刺史,又不用離開長安去封州就任,他們依然是在長安當自己的高官。
而且對朝廷來說,那些世封州都還是邊疆之外的地盤呢,就算以后收復了,其實那三十六封州也沒多大,能讓勛貴們到邊州上開拓實邊,也沒什么壞處,總比讓這些勛貴都擠在關(guān)中、河南這些狹鄉(xiāng)跟百姓爭土地要好吧。
至于宗室分封,這個得反對。
起碼也得弄的跟世封刺史一樣,只能封在邊疆上,而且每個王的封地還得很小。
李超感覺自己找到了奮斗的目標,在長安,再努力干,還得要提防著功高震主鳥盡弓藏什么的。但如果能把這個世封刺史,變成大唐諸侯,那就真的值得奮斗終身了。
管他邊不邊疆,能有自己的一個小諸侯國,那多爽。
李世民現(xiàn)在弄的世封刺史,不算有土之爵,只能說是跟朱元璋的武官世襲一樣,只是世襲的一個刺史官職。反正在這塊地方,老子當完刺史,兒子接著當。封州并不算是世封刺史的封地領(lǐng)土,也不能擁有私人軍隊、私人官府官員這些。
但努力奮斗一下,努力爭取啊。
起碼世襲刺史不但爵位能世襲,而是職務(wù)也能世襲了,明代的世襲武官,后來衛(wèi)所軍官都成了大大小小的地主,這世封刺史,說不定以后也一樣,成為一地土皇帝。
而且李超不滿足于只是世封刺史這個職務(wù),他是想直接弄出一個封地來的。
也不需要封在中原,甚至封到什么蠻荒之地都無所謂,什么臺灣海南島,什么漠北草原西域什么云南,都沒問題。若有了一塊封地,千年世家都是能夠建的起來的。
軍器監(jiān)的匠人很厲害,或者說李超給的圖紙?zhí)敿毩耍鞣N各樣的數(shù)據(jù),工匠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設(shè)計圖紙。
他們按著圖紙,直接打造,然后發(fā)現(xiàn)相當順利,沒有出現(xiàn)什么問題。
經(jīng)過幾次試射后,他們得到了性能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居然與圖紙上給出的性能參數(shù)差不多,一群匠人激動的眼睛都紅了。
以往他們研究設(shè)計一款武器,那都是得經(jīng)過各種反復的修改改進的,從沒有一種軍械能夠這么簡單的就達成目標。
李世民百忙之中,跑來參觀了正式試用。
軍器監(jiān)里有一個專門的實驗場,有專門的夯土墻,有城門樓。完全就是一比一復制的城墻城樓,材料規(guī)模等都是一樣的。
“聽說此前試用的效果極強?!崩钍烂窈芘d奮的對李超道,不過看到他旁邊的李秀寧時,卻總?cè)滩蛔∠胍荒_踢死李超的沖動。
軍器監(jiān)的手筆很大,直接弄來十架八牛弩。
對他們來說,十架八牛弩很簡單,有現(xiàn)成的床子弩,各種材料其實都是現(xiàn)成的,只是按李超的圖紙加以改裝制造而已。
十二石的弓,兩正一反組織起來,以滑輪棘輪串聯(lián),讓原本需要八牛開弦的床子弩,現(xiàn)在只需要兩人絞動就行了,滑輪組,讓絞動的時候更加省力,而棘輪,則讓兩個士兵就能輕松的一格格的絞動。
一根根雞蛋粗一人多長的弩槍被裝上,當上弦完畢,一聲令下,令旗搖動。十名弩手握著木錘狠狠敲下,十支弩槍呼嘯著射向百步外的城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