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六年,623年。
扳著手指算來,李超來了整整三年了。
今年李超二十五歲,在現(xiàn)代生活了二十二年,然后在大唐生活了三年。二十五歲,也不是完全正確的方法,畢竟他出生于1994年,而現(xiàn)在是公元623年,真要算,他實際年齡應當是負1371歲了。
負1371歲,很有趣的一個說法,想到此,李超就不由的搖頭而笑。
不管是二十五歲,還是負一千多歲,李超如今在大唐的富豪排行榜上,都有一席之位。論錢財,李超估計上個前十是沒問題的。
他現(xiàn)在每天什么都不做,在家躺著數(shù)錢,都會數(shù)的手抽筋,根本數(shù)不過來。論田地,李超在嶺南有甘蔗園、在隴右有牧場,在朔方有莊田,在關(guān)中、在河北、在河南、山南、河西、河東淮南、江南等諸道,李家擁有大量的田產(chǎn),具體的數(shù)字,早就有過千頃了,有了十幾萬畝田地。
不過雖然千頃田地,但田地并沒有給李超賺多少錢。在田產(chǎn)上,李超其實是花的比賺的多。田產(chǎn)購入一次性花費不少,可每年的收益卻不多,尤其是如李超這樣不肯黑心的地主,賺的就更少了。
還得自己花錢買牛租給佃戶,自己花錢給地打井修渠,得自己打制農(nóng)具水車風車等租給佃戶,真算下來,這三年來田產(chǎn)的收益,還不到他購置經(jīng)營田產(chǎn)上花費的九牛一毛。
田產(chǎn)不賺錢,但這是優(yōu)質(zhì)的不動產(chǎn),有資產(chǎn)保值的保障。
李超真正賺錢的,卻是那些工商產(chǎn)業(yè),嶺南的蔗糖加工廠,海上的商船隊。還有隴右的牧場、朔方的鹽場、河套、秦嶺的礦山,加上商隊、商行、各種手工作坊,通過這些,李超日進斗金,如果擁有一棵棵的搖錢樹,一個個聚寶盆,變的非常富有。
靠著多出一千多年的見識,李超在唐朝過的很好。
李超要錢有錢要地位有地位,但他覺得先賢們有句話說的很對,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既然老天讓他來到了這里,又有了如今的權(quán)勢地位,那他總不能整天躺在家里混吃等死吧。
人總該有點追求的。
吃飽穿暖,有屋有房還有妻有妾有兒有女了,那總還得體現(xiàn)出自己的價值來。
記得后世有位馬財神說過一句話,當我年賺十萬百萬的時候,我很快樂。因為那些錢就是我的,能夠大大的改善我的生活,滿足我的夢想,我過的很開心。但當我年賺一億十億的時候,我沒有以前快樂了。
因為那些十億百億,他并不是真正屬于我的,那不過是大家把錢放在我手里幫他們保管而已,我得幫大家保管好這些錢。
這番話,李超以前不太理解,如今理解了。
先賢早在很早以前就詮釋過這話。
人有多大的能力,就有多大的責任。如果只是個小人物,那管好自己就夠了,能力強點,那么照顧好自己的家人朋友。當你有了更大的能力時,你就還有更大的社會責任。
錢再多,對李超來說也只是一個數(shù)字了,他一頓也吃不下一斗,更別說千石萬石糧。到了晚上,他也只能睡一張床,不可能睡廣廈萬間。
他不可能如那些地主老財一樣,賺了錢就立即拿去買田置地修宅放貸,然后收租收息,再買田放貸,家里有錢,就埋地下藏豬圈。
那樣的生活并沒有什么意義,那只是淪為了錢的奴隸,而不是主人。
所以李超雖然也會買地,但他不會去惡意兼并,巧取豪奪,他的土地更多的是比如關(guān)中的洗澡溝這樣原本的荒溝開發(fā)出來,把原來隴右河套那些邊疆荒地開墾出來。他有錢也出借,但卻不是高利貸,而是當鋪、錢莊,這樣對百姓更有幫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