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野菜、捕魚、打獵,把一切能吃的都收集起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李超也沒有太多的辦法。
眼看著過冬了,這個冬天會很艱難,可李超能想到的辦法也都想過了,現(xiàn)在能提出的,也就是組織百姓去挖野菜、捕魚打獵,然后等著各地的救濟(jì)糧運過來了。
“只能如此了嗎?”
“還可以向有糧的地主們再和買一點,但這個得謹(jǐn)慎,如今不少豪強(qiáng)地主們都情緒不滿,再和買糧食,可能引發(fā)更大的不滿情緒,我認(rèn)為應(yīng)當(dāng)先等等,起碼得讓局勢控制更好些再說?!?
“現(xiàn)在只能做更壞的打算,減少救濟(jì)糧定量,老人婦孺,定量標(biāo)準(zhǔn)降低些,那些參加以工代賑的青壯,可先維持原量?!?
“到這個地步了嗎?”李世民無奈的靠到椅上。
“陛下,現(xiàn)在天氣轉(zhuǎn)涼,捕魚打獵,較易保存,算是個好消息。”
最終商討的結(jié)果,還只能是如此。朝廷辦些募捐會,讓各地的豪強(qiáng)富戶們捐糧,朝廷可以給他們的先人追贈追封,甚至給這些捐糧較多的富戶們授勛。
暫時不再強(qiáng)行和買。
李超做為宰相,表示愿意再向朝廷捐獻(xiàn)一萬石糧。
河北河南淮南等靠海的地方,官府多組織些百姓下山捕魚??拷亢牡胤?,也是一樣,能捕多少魚就捕多少。
靠水吃水,靠山就吃山。
如山南這樣的地方,江河邊上就去捕魚,山腳下的就去捕獵。
那些婦女孩童,也要去弄野菜挖葛根等,總之盡量想辦法。
趕山也是捕獵的一種方式。
這是一種比較簡單但卻也挺有效的方式,以往山下的百姓,到了秋天的時候,往往就會組織趕山。
趕山,其實就是一種大型的圍獵。
需要很多的人手,大量的人,帶著狗,圍起一片山,然后不停的喊叫敲打,把獵物趕出來,然后包圍獵殺。
這種方式,多是獵野豬。秋天的時候,往往野豬很多也很肥,經(jīng)常會禍害莊稼,于是大家聯(lián)合起來,趕山圍獵。
既去除禍害,當(dāng)然也收獲肥美獵物。
現(xiàn)在李超也讓各地圍獵趕山,各地的軍府的府兵們也被組織起來,進(jìn)深山圍獵,這等于把今年的軍事訓(xùn)練項目,改成了圍獵。既不落下訓(xùn)練,同時還能收獲些獵物。
李世民這段時間過的很不順,他打算也親自帶著禁軍去圍獵一場。
“去武當(dāng)山圍獵!”
皇家圍獵,以前更多的是一種活動,甚至變成一種游玩。不過李世民這次可沒有什么游玩之心,他真的是打算親自上陣去弄些獵物增加點糧食,起個帶頭表率作用的。
李承乾對于去打獵很有興趣。
皇帝在魚梁洲上的,給他建了一座東宮。宮城不大也不奢華,可卻困住了他。天天在父皇和母后還有一群弟弟妹妹面前,扮演一個聰明睿智還穩(wěn)重的太子,這讓他很不開心。還是在李超這邊,生活的最輕松,不用老是戴個面具,李超也不會時刻盯著他的不足之處。
“老師,我以前聽你說嶺南之南,安南是一個富裕之地,那里有肥美的河口平原三角洲,占城稻一年三熟。而且安南以南,那里是一片相當(dāng)于中原那么大的地方,氣候濕潤,當(dāng)?shù)厝穗S便灑把種子,都不用怎么耕作,都能收獲累累糧食,那里的人從來不悉吃的?!?
李承乾說到這里的時候,眼里放著光。
“老師,咱們何必去山里打獵,咱們直接帶著軍隊去打安南,去打林邑啊,咱們直接搶他們的糧食,然后運回來多好?!?
正校著弓的李超聽了不由的撲哧一笑。
太子的想法倒是挺別出心裁的,甚至說這小子很敢想。
居然想著去搶別人,很有開拓進(jìn)取心啊。
“太子,你知道安南離此有多遙遠(yuǎn)嗎?你知道要從安南運一船糧回來得多困難嗎?你知道為何嶺南要叫做嶺南嗎?南方雖大,但開發(fā)很少,路遠(yuǎn)且難,不比北方這么水陸交通發(fā)達(dá)!”
“老師,直接走海上啊,安南不是靠海嗎?大海上多平坦??!”
“哼,大海平坦?大海最是兇險,走海上,得依靠信風(fēng),得有熟悉的水手和良好的海船,缺一不可,還得有好運氣?!?
如今可是唐初,別說嶺南沒開發(fā),就是湖廣都還相當(dāng)蠻荒。只有長江以北地區(qū),才是水陸交通網(wǎng)縱橫,南方,尤其是嶺南,那真的是道路艱難,甚至不比蜀道好走。至于要去安南搶糧,這不說搶不搶的到,就是搶的到,也很難運回來啊。
走海上?
現(xiàn)在海上商路可不繁榮,哪來那么多的海船和水手?等把船造好,黃花菜都涼了!(未完待續(xù)。)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