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太子監(jiān)國,暫攝國政,中書門下宰相和樞密院樞密們共同輔佐太子?!?
諭旨宣讀完,金殿中一下子死寂,落針可聞。
誰都沒有料到,會來這么一道諭旨。
本以為皇帝總算要出來了,結果卻依然不出,反而是讓太子攝政。
太子攝政。
劉洎感覺頭上被潑了一桶冷水。
然后,他出離憤怒了。
皇帝還是在糊弄,太子,太子才幾歲?
八歲的太子,能攝什么政?
他能處置什么軍國大事?況且,太子可是李超的學生啊,李超跟太子的關系之好,天下誰人不知,李超還是太子的未來丈人呢。
讓太子廢除李超新政,這肯定不行。
“王太監(jiān),我們要見陛下!”
王內(nèi)侍卻只是笑著道,“陛下身體著實不適,現(xiàn)在要靜養(yǎng),不能打擾。大家放心,明天早朝,太子殿下將臨朝攝政,到時有什么軍國政務,都可以向太子殿下稟奏。”
說完,王太監(jiān)往外走。
走了幾步,他卻又回頭。
“哦,看咱家這個記性,還有一個重要的消息告訴大家,是好消息。”
“河北捷報,趙國公剛剛在平州大破高句麗。以五千神機營,一萬河北府兵,兩萬志愿兵,在濡河邊,大敗兩萬高句麗騎兵,斬首四千。”
這個消息一出。
金殿再次靜寂無聲。
李超這么快就已經(jīng)到了平州?他不是應當還在路上嗎,而且李超居然就擊敗了高句麗人,打了個這么大的勝仗?
還有,兩萬志愿兵,不是些民夫嗎,這些人真的上戰(zhàn)場了?
還是說,李超以一萬河北府兵加上帶去的五千神機營,就打敗了兩萬高句麗騎兵,還斬首四千。
雙方兵力差不多啊。
那李超損失了多少兵馬?
“李相一戰(zhàn)斬敵四千,麾下傷亡不過千余?!?
千余?
不少人還以為起碼得損失四五千,甚至更多的。
眾人還在驚訝之中。
樞密使衛(wèi)國公李靖卻已經(jīng)拿著笏板重重的在手心里一拍。
“大善!”
“趙國公了得!”
一群樞密院和南北衙里的高級將領,這個時候也終于可以說話了,剛才他們只能在一邊看著御史中丞跟首相爭執(zhí)。
一群大將不甘寂寞的在那里談論猜測著李超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劉洎和房玄齡也談不下去了。
劉洎還想談,可長孫無忌已經(jīng)冷冷的對他道:“明日早朝,有什么事情都可以等明天在這里與殿下奏稟?!?
說完,長孫無忌和房玄齡、杜如晦、馬周等離開,魏征也從他身邊擦身而過。
蕭瑀和陳叔達幾個宰相則愣在那里好一會,今天可不是劉洎個人的突然發(fā)難,而是他們一起策劃好的行動,逼著房玄齡等幾個宰相,與他們同去叩宮,要讓皇帝露面。
可誰也料不到,皇帝會讓太子監(jiān)國攝政,依然不露面。
而李超這么快就傳回一個大捷報,更是讓大家措手不及。
皇宮。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馬周、魏征、高士廉六個宰相,被皇帝召進了宮。
皇帝面色紅潤,比前段時間氣色可是好的多,哪有半分病中的樣子。
李世民坐在宰相們面前,身邊是年輕的太子。
“從今日起,太子暫攝國政,以后就需要諸卿輔佐太子?!?
房玄齡事先也不知道這個決定,他疑惑的望著皇帝。
“陛下?”
“這事朕深思熟慮的,你們好好輔佐太子。”
太子坐在那里,人很小,可眼神卻很穩(wěn)重。
“房相、杜相,諸位相國,請輔佐孤?!?
說著,太子起身向六位宰相躬身行禮。
房玄齡等連忙起身還禮。
重新落座。
”諸位,孤打算在明日早朝之上,向百官征求對新政的看法意見,所有京官和地方官員,都可以上陳已見,諸相以為如何?“
房玄齡驚訝的望向李世民。
“不用看朕,這是太子自己的想法?!?
承乾笑道,“其實也不全是我自己的看法,我與老師一直有保持通信,我的這個想法,也是受老師的指點啟發(fā)。”
房玄齡等宰相都不由的露出原來如此的表情,又是李超,好像什么事情都離不開他。
說不定皇帝讓太子監(jiān)國攝政這事,背后也與李超有關呢。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