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莊只是一個小村莊。
雖然比起其它的村子,這個村莊算是方圓十里最大的村莊了,他有上千戶人家,幾千號人口。還有一丈高的莊墻,莊子外還有一條河繞莊而過。
只不過,趙莊若防點土匪盜賊,甚至防個百來高句麗騎兵都沒問題,但若說防四萬高句麗騎兵,那么就十分蒼白了。
好歹現(xiàn)在趙莊不只是那幾千莊中百姓,還有近三萬唐軍。
“天氣不錯?!?
李超身上披著鐵甲,外面還套著一件皮裘。二月的幽薊,還是很冷的。好在在這個本來多雨的季節(jié)里,這幾天卻一直是晴天。尤其是今天,早上有大霧,然后現(xiàn)在是大太陽。
這樣的好天氣,讓李超感嘆自己的幸運。要對付四萬高句麗騎兵,唐軍必須得依靠火器。
如果下雨,那對唐軍來說,會相當麻煩。
站在那并不厚實的莊墻上,李超不需要望遠鏡,就能把莊外的高句麗人看的清清楚楚了。
他們已經(jīng)逼到了二百步遠。
這個距離,莊里也僅有少數(shù)重弩可以射到敵人,但李超的重弩數(shù)量不多。若是在樓煩關那樣,這些高句麗人敢逼的這么近,李超就要用上千的重弩和拋雷車,讓這些棒子明白下什么叫做重火力。
可惜,這次來援匆忙,軍中根本沒多少重弩和炮車。
這些高句麗人很狂,很囂張。
他們圍住了莊子,似乎以為唐軍就已經(jīng)要被他們殲滅一樣。
一騎騎兵策馬上前。
炫耀騎術的在莊前繞了一圈,然后到達二十步外停下。
“城上的人聽著,我們淵帥傳話給大唐宰相李超,淵帥念李超也是一代英杰,不忍讓他在此慘死?,F(xiàn)在,只要李超率部下投降,那么淵帥定饒他不死,也保證這些士兵和莊中百姓的性命?!?
這番得意洋洋的話,似乎是在施舍。
李超聽了只是微微的笑。
旁邊的牛見虎卻聽不下去了,他娘的,還沒打呢,就敢吹這樣的牛。
“拿我的槍來!”牛見虎大喝一聲。
他身后的親兵立即把肩上的一把火槍摘了下來。
這是一支火繩槍,真正的火繩槍,有槍機,火繩點火。
由軍匠純手工打造,費了許多時間制造而成,一本槍的材料、工時都花費許多。真要算成本,一把這樣的火繩槍,起碼得十貫。
十貫一把,還無法量產(chǎn)。
不過花費這么大的火槍,也有其優(yōu)勢之外,那就是射程遠,精度也挺準。
這把槍,后有照門,前有準星,槍發(fā)彈出,兩手不動,對準毫厘,命中方寸兼之筒長氣聚,更能致遠催堅。
與三眼銃、長城式火門槍相比,這種鳥銃身管更長,口徑較小,發(fā)射的是同于口徑的圓鉛彈,射程更遠,侵徹力更強。
他不需要手點火,而是槍機發(fā)火。
槍柄也還是采用托住銃管的曲形木托。
牛見虎雖是個猛漢,但卻對火銃情有獨鐘。
試驗型的鳥銃弄出來后,李超沒打算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因為性價比劃不來,生產(chǎn)上也產(chǎn)能跟不上。這就和馬槊一樣,注定不是小兵的武器。
不過牛見虎有錢,李超倒也就讓工匠打造了一批。
別說,牛見虎似乎很有鳥銃天賦。練了沒多久,這種大多靠運氣的新式武器,他卻能開槍打落飛鳥。
用牛見虎的話來說,這也沒什么稀奇的。弓箭還沒照門準星呢,可練久了也一樣能百步穿楊?;饦岆m然難中,但只要練久了,就自然有手感,拿起槍,就自然心中有數(shù)。
看到牛見虎把火繩點燃夾到槍機上,他依然保持著微笑。
高句麗人勸降,還這么囂張。
他們未必是真要勸降,其實是在打擊唐軍士氣。牛見虎拿槍,李超也不攔著。若真難用鳥槍一槍干掉這個高句麗人,也是漲士氣的辦法。
至于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種法,其實李超并不是太放在心上的。這是陣前,又不是真正的國使。
火繩點燃,牛見虎一手前托槍身,一手后握槍柄。
這種握槍射擊的方式,能夠更穩(wěn)定持槍進行瞄準,提高精度。
這款火槍,因為槍機形似鳥嘴,再兼之能射落飛鳥,因此稱為鳥銃。
這把由槍管、火藥池、槍機、準星、槍柄等組成的鳥槍,使用時通過預燃火繩和扣動槍機,帶動火繩點燃火藥池內壓實的火藥,借助火藥燃氣的爆發(fā)力,將槍管內的鉛彈射出,殺傷敵方。
牛見虎算是李超手下用火槍的第一高手。
看他操作火槍,十分流暢。
先從火藥背包里取出一粒定裝紙彈。
這也算是穿越者李超帶來的好處,不必走許多彎路。正常的火槍發(fā)展,最初是火藥和鉛彈分開的,一個火藥罐裝著火藥,臨發(fā)射前,先把火藥倒入藥管,一藥管就剛好是發(fā)射一發(fā)彈,再從藥管里把火藥倒進槍管,然后壓火,用隨槍的通條把火藥壓實,這還有講究,不能壓的太緊,也不能太松,要不然都會出問題。
然后再裝入子彈,再把子彈壓實。
于要裝發(fā)射藥,把另一種配方的發(fā)射藥倒入藥室火門,然后將火門蓋蓋上。再裝火繩,把火繩裝入扳機的龍頭式夾鉗內,準備點火。
完成這一切,才算準備完畢。
射擊時,還要打開火門蓋,點燃火繩,以蹲跪的姿勢或立姿瞄準發(fā)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