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宅啊,那還能住人?”
沈硯知一笑,“當(dāng)然需要維護,每年都修修補補。原來的老宅更大,姥爺在世時就捐了,只留了最偏的一個角,自住?!?
楊家是江南望族,好幾代的世家。
到了姥爺這一代,親族陸陸續(xù)續(xù)搬離,大家在世界各地安家,很少愿意留下的。
特別是楊從心這一代,幾個堂親都出了國。
到了沈硯知這一代,趕上計劃生育只能生一個,家族里人丁凋零啊。
人都少了,房子要那么大干嘛,維護起來還麻煩,捐了省心。
“那現(xiàn)在都有誰住這兒?”聞溪很好奇,一路走來看到不少人。
“都是退了休的叔伯,還有一些老傭人的家屬。年輕人出去闖,姥姥會給錢支持,留下的,姥姥也歡迎?!?
聞溪聽得津津有味。
“真正的老宅在隔壁,現(xiàn)在是國家保護性景區(qū)。這里是后來重修的,那也有好幾十年了,修修補補住到現(xiàn)在。其實明信片上的老建筑,不是景區(qū)的老宅,而是這里?!?
老宅講究一個尊重歷史,不會大修大改。
而這里是私人住宅,姥爺姥姥花了許多心思打造,既保留了建筑外觀的古色古香,又順應(yīng)時代將內(nèi)部改建得宜居宜家。
能上明信片代表紹城,是一種肯定。
沈硯知一邊沿著回廊走,一邊給她介紹,“你看中間那個小墩子,那真是文物,原先是個涼亭,我小時候還在里面乘涼。有一年臺風(fēng),刮塌了?!?
江南地帶潮濕多雨,夏秋季節(jié)又有臺風(fēng),這種古建筑要想保留下來,屬實不易。
姥姥在大堂已經(jīng)備好了姜糖茶,“硯知,小溪,來,喝一杯姜糖茶,驅(qū)寒暖胃?!?
“謝謝姥姥?!?
姥姥握著聞溪的手。
年輕女孩的手,柔軟細(xì)嫩,老人家喜歡摸。.b